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个展开幕式现场
黑色上衣,外加一顶复古巴拿马帽,这是现年88岁的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Pistoletto)通常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样子。6月8日下午,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个展“生命的公式”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展览触及了皮斯特莱托逾半个世纪艺术生涯的重要创作,作品含装置、镜画及文献共计19组件。
《打破镜面——动作4》,超级镜面、不锈钢丝网印,xcm,
由于疫情原因,艺术家未能莅临展览现场,他以远程连线的方式再次与中国公众见面。作为二十世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艺术运动“贫穷艺术”(ArtePovera)的代表人物之一,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的艺术始终映射着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联。自上世纪60年代起,皮斯特莱托开启了艺术生涯中具有重大意义的“镜画”(MirrorPaintings)系列。从日常物品出发进行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绘画的“高雅”出身,让观众的参与构成了作品的动态发展。在此后的几十年间,“镜画”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以行为、装置、雕塑等多种展现形式,延续着艺术家的理性探索。
皮斯特莱托在其作品“镜画”前,影像截图(来源:SIMONLEE)
行走的雕塑(WalkingSculpture),/,纽约;MichaelangeloPistolettotheartist,MagazzinoItalianArt,ColdSpring,NewYork;摄影:MarcoAnelli
在逾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皮斯特莱托的创作范围涉及绘画、行为、装置、雕塑以及大量的艺术实践和计划。他于年开启的“行走的雕塑”(WalkingSculpture)以及年创作的《第三天堂》,冲出了美术馆、画廊的传统展览空间,在不同国家和场合被不断演绎。此外,皮斯特莱托还曾创立行动艺术团体“TheZoo”,广泛接纳当时的知识分子、诗人、艺术家、音乐家和电影人,他的个人工作室也在上世纪60年代成为意大利文化艺术领域重要思想、观点的交融汇聚之所。
此次在上海的个展由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本人策划,展出了他最著名的作品《第三天堂》的最新创作版本,以及皮斯特莱托具有代表性的其他作品,包括《物体的转动》、《无限立方米》和镜画等。通过丰富的艺术创作,皮斯特莱托始终在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矛盾的对立统一以及时空的无限问题。
从自画像到“镜画”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Pistoletto)年出生于意大利比耶拉(Biella)。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和修复师。14岁时,皮斯特莱托开始在父亲的修复工作室帮忙,一手实践并掌握了扎实的欧洲古典油画的修复技巧,尤其是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神圣宗教题材的绘画。
“14岁时,我开始跟随父亲工作,我对艺术史的了解源于亲自接触那些大师原作。当时,成百上千幅艺术史各个时期的重要绘画陆续进入工作室,它们中的一些在修复上有很大困难,我和父亲不得不深入研究直至找出修复它们的最佳方式,这种艺术训练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是十分宝贵的。”皮斯特莱托曾这样说道。
展览现场,“镜画”系列作品
站立的男子,/MichaelangeloPistoletto
大学时期,皮斯特莱托听从母亲的建议进入都灵一所商业艺术学校,师从当时意大利最具创新精神的平面设计师之一阿曼多·泰斯塔(ArmandoTesta)。毕业后,他最先涉足广告领域。由于当时的广告界对当代艺术持有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