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波兰学院派海报之父中国首展他

托马耶夫斯基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心psD于年7月15日起为公众呈现已故波兰平面设计大师亨利·托马耶夫斯基(HenrykTomaszewski)在中国地区的首次个展。

psD“HenrykTomaszewski:托马耶夫斯基原作展”现场

亨利·托马耶夫斯基是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插画家、舞台美术家和设计教育家,他标志性的手绘式图形表达、凝练笔触后的讽刺态度,独特的视觉语言不仅奠定了战后“波兰学院派海报”的鲜明气质,其影响力更辐射法国、英国、乃至整个欧美现代平面设计领域。

波兰现代海报发展历史的浓缩展现

波兰海报艺术的发展和二战后国家复兴与重建密切相关,由于严格的审查制度,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没有为艺术家提供自由的土壤。而海报由于其有利信息传播、适合大众户外欣赏、在物资相对匮乏的时期易于创作和复制等天然属性,在国家文化宣传中拥有重要身份。当权政府甚至大量拨款,鼓励并资助设计师和艺术家们进行海报创作。

然而国家推行的社会现实主义美学并没有得到艺术家们的青睐,他们寻找到了宣传机器强压之下那一片流动着新鲜空气的缝隙——戏剧、电影、展览等演出的海报创作,这一领域相对宽松并具文化价值,得以实现他们专业而弥足珍贵的艺术实践。

正如托马耶夫斯基广为流传的那句自我宣言“政治犹如空气,我们必须生存其中”,他和同时代中依旧向往自由波兰美德的艺术家一同,在海报创作中找到了政府容忍和自由创作之间的平衡点,并发展出了其特有的创作风格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其一生可说是波兰现代海报发展历史的浓缩展现。

逾两百件原作多方位展现创作脉络

本次展览共展出逾两百件托马耶夫斯基原作,其中包括四十多件设计师亲手制作的第一版丝网印刷的海报作品,逾百件书籍设计的首版印刷,和全球范围内首次公开展出的一百二十余件插画手稿。

psD“HenrykTomaszewski:托马耶夫斯基原作展”开幕现场

这三部分展品足以系统性地窥见这位波兰平面设计大师六十余年创作生涯的风格发展脉络。展览由著名设计师何见平担任策展人,他也是本次展览海报的设计者;展览同主题psDSchool“手作设计”工作坊作品将在开展期间作为展览的有机组成部分向公众展示。

波兰国立华沙美术学院就读期间,托马耶夫斯基便开始为讽刺周刊《大头针》(Szpilki)创作插图和漫画,这一时期也为他战后海报创作中鲜明的图形化表达与精辟的讽刺态度奠定风格。

《公民凯恩》

二战后,托马耶夫斯基从华沙移居到临时首都同时也是战后文化聚集地罗兹(Ldz),开始接受电影海报创作的委托。在其早期电影海报如《羊脂球》(Bouledesuif,年)、《公民凯恩》(CitizenKane,年)中都可以看到其受到明显的孩童绘画和原始艺术的影响。

《羊脂球》

这一时期的电影海报多采用拼贴手法,以展示类似电影蒙太奇剪辑式多视角聚焦的视觉符号。

相对于电影海报,主要基于剧本创作的戏剧海报给予设计师更大的阐释自由。托马耶夫斯基在创作中展现了更为显著的极简主义风格倾向,同时隐喻、关联与幽默的挑衅也成为鲜明特征。

《历史》

在戏剧《历史》(Historia,年)的海报中,托马耶夫斯基难得展现了其对现实政治的立场。用脚趾摆出的造型,巧妙地躲过了当时政府对于象征西方自由主义V字手势的禁令,用脚而不是用手比手势,看似幼稚简单,却传达着老道的揶揄情绪——双手被束缚不能表达反对,只能用上双脚。视觉传达生动凝练,跳出平面载体凸显直接的力量。

《爱德华二世》

在戏剧《爱德华二世》(EdwardⅡ,年)的海报中,同样是单一色彩极简笔触的手势造型,四指合拢食指直立,是爱德华二世质问手下的惯用动作。托马耶夫斯基更借用这一意象隐喻这位君王对欲望、生命、性的复杂态度,画面大量留白却让人心领神会。

《摩尔》

展览海报是托马耶夫斯基海报创作的第三种委托类型,其中他于年创作《摩尔》(Moore,年)更被誉为其创作生涯的至高点。托马耶夫斯基以摩尔雕塑特征创作海报上的字母剪贴设计,第二个字母〝O〞同时成为画面中的雕塑底座,平面的蓝色背景和白色线条,巧妙地营造天地间的空间错觉,在完美的尺度间展现摩尔的艺术风格。

《爱》

海报《爱》(Love,年)是他为自己在阿姆斯特丹美术馆举办的平面设计个展所创作的海报,大胆的笔触蕴含写意气质。

何见平指出,托马耶夫斯基作为平面设计师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代:战后之初,国家重建时,当时他的态度是积极支持,他提倡人道主义思想上在专业上的体现十分奏效;冷战时代,他以幽默的姿态,被动地抵制文化和教学;年后的社会主义时期,他创作的形象没有偏袒地嘲笑了当时的政治统治。他对社会的观点,对待政治的看法,也是他个人魅力的重要部分。

插画手稿,年份不详

他说过:“政治犹如空气,我们必须生存其中。”粗读是无奈,细细品味后,才觉察里面的通达和精明世故。那是知识分子对待那个时代采取明哲保身的方法。

《来自伊尔库茨克的传说》

也正如何见平在画册中所写:“托马耶夫斯基年以91岁高龄去世,他的一生犹如完美戏剧的剧终谢幕。他的离去,就像他年的作品,戏剧海报《来自伊尔库茨克的传说》(IrkuckaHistoria,年),幕终,却留下一只令人回味和遐想的舞鞋,把我们的记忆封存其中。”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PSA馆长助理、展览部主管黄宓发言

开幕式现场:本次展览策展人何见平发言

开幕式现场:波兰驻沪文化参赞蔡梦灵发言

开幕式现场:嘉宾LechMajewski发言

开幕式现场:嘉宾RadovanJenko发言

托马耶夫斯基的世界性影响

托马耶夫斯基的艺术创作,尤其是其海报创作不仅开创了战后“波兰学院派海报”的鲜明气质,也为开启六七十年代风靡全球的波兰海报风格奠定了基础。他在波兰国立华沙美术学院任教期间建立的“托马耶夫斯基海报大师班”蜚声国际设计界,培养了一大批欧洲著名平面设计师。由于其作品中鲜明的极简笔触和凝练的符号语言,托马耶夫斯基在日本受到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87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