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为股份深度光伏丝印设备

北京皮肤病医院那里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旨在沟通行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国金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咨询意见或建议。订阅者不应将本订阅号中的内容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管理人和国金证券对任何人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或据此进行投资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订阅人如欲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包括文字、影像、图片等),务必注明出处,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订阅号管理人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报告正文

投资逻辑

光伏丝网印刷设备龙头,受益新型高效PREC电池产能扩张。公司主营光伏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用于电池片制造后道工序中。目前公司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产品在国内增量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70%,跃居首位。

近两年为PERC电池扩产高峰,年产能有望达GW。超额利润带动PERC电池扩产。截止到年底,单晶PERC产能约为67GW,年底PERC产能有望超GW。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分别为2.1、7.7、13、12亿元,公司新接订单高增长直接受益于PERC扩产。根据我们模型测算,公司在-年新接订单有望达28、25、29、40亿元,实现较快增长。

HIT技术潜力大,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片主流路线,公司布局领先。作为下一代电池片技术,HIT(异质结)电池片的生产工序更少,能耗也更低,转换效率可达到24%以上。近期REC全球首个MW以上的HIT项目量产,有望大力推动HIT电池在全球范围内的量产化进程。截至年底,国内HIT光伏组件装机容量约1GW,年有望达3GW,并于-年间扩大到10GW左右。目前迈为与通威合作MW的HIT产线已接近量产,其中的核心设备PECVD、丝印设备以及自动化系统,公司均可自制,其价值量占整条线的70%。

产品研发能力卓越,向平台型高端装备公司进军。依托领先的研发能力,逐步向OLED设备、锂电设备等领域外延。年公司激光切割设备中标维信诺固安AMOLED面板生产线激光项目。公司此次直接切入AMOLED制造中端环节,具有重大意义,表明公司的技术得到下游认可。未来布局的激光修复、激光剥离等设备有望继续取得突破。

投资建议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年营收13.9/19.7/26.8亿元,同比增长76%/42%/36%,净利润2.40/3.45/4.71亿元,同比增长40%/44%/37%,对应PE为28/20/14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年26倍估值,对应90亿市值。6-12月目标价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波动的风险;电池片价格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客户经营状况波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小非解禁减持的风险(11月11日解禁)。

投资要件

1、核心预测

(1)我们假设-年为PERC电池片扩产高峰,HIT技术在年逐步实现小规模量产。

(2)对公司而言,-年为新接PERC设备订单高峰。目前公司与通威合作的HIT生产线已经接近量产通电,明年有望实现批量设备订单。

2、区别于市场的观点

(1)市场担心公司PERC设备订单周期性强,成长性不好。光伏行业的特征为一代技术、一代设备。PERC扩产高峰过后,必然会有新一代高效电池片技术的成熟量产,我们对公司在新型高效电池片设备的研发销售能力具有信心。

(2)市场担心公司短期HIT工艺难以达到预期效率。目前HIT路线主要有:REC与梅耶博格合作、山煤与钧石合作;通威与迈为(合肥)、捷佳(成都)合作,公司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我们认为HIT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的确定性强,方向明确,即使悲观情形下,HIT量产时间点延后,公司作为龙头也是首先受益。

(3)市场担心公司横向业务扩展的能力。公司作为非标专用设备的龙头公司,其竞争力本质上是产品的核心研发能力、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客户的拓展维护等。公司目前的技术储备已经能够保证其在OLED、锂电设备方向有所突破,其激光切割设备中标维信诺AMOLED生产线就是证明。

(4)公司的投资逻辑从短期、中期、长期可归纳为:短期:公司受益于光伏PERC电池大扩产带来丝网印刷设备订单高峰期。中期:下一代电池片技术HIT带来的新一轮设备扩产周期,公司和电池片龙头通威合作占据先机。长期:依托优秀的研发能力,向平台型公司演化,逐步向OLED设备、锂电设备等领域外延。

3、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

迈为股份为丝网印刷设备龙头,在HIT技术布局上国内领先。我们预计公司-年收入13.9、19.7、26.8亿元,同比增长76%、42%、36%;净利润2.40、3.45、4.70亿元,同比增长40%、44%、37%,对应PE分别为28、20、14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年26倍估值,对应90亿市值。6-12月目标价元,给予“买入”评级。

4、催化剂

光伏行业政策及需求超预期;下游电池片厂商扩产超预期;HIT技术量产节奏超预期。

5、主要风险因素

行业政策变化波动的风险;电池片价格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客户经营状况波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小非解禁减持的风险(11月11日解禁)。

一、迈为股份:光伏电池片丝网印刷设备龙头

1、公司主营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

公司创立于年,年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目前的主营产品为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包括核心设备全自动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机和自动上片机、红外线干燥炉等生产线配套设备。光伏产业链中,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过程是将硅片生产为能够实现光电转换的太阳能电池片的过程,该生产过程对光伏下游应用端产品的性能、成本等关键指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过程涉及众多工序,前道工序主要为硅片的工艺处理环节,后道工序主要为丝网印刷、烧结和测试分选环节。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整线)中,主要的核心设备公司均可以自制,仅太阳能模拟器、烧结炉、光衰炉需要外采。根据客户的需求,公司即可提供整线方案,也可以进行单机采购。

2、丝网印刷产品经历4代革新,产品市占率成行业第一

自公司年研发出丝网印刷线以来,已经历4代产品革新。分别为:单头单轨(SL,SingleLane)、单头单轨-二次印刷(SL-DP,SingleLane-DoublePrinting)、双头双轨(DL,DualLane)、双头双轨超级线(FDL,FastDualLane)。

传统SL印刷线将三道印刷工序和两道烘干工序连线,并在印刷后增加烧结、测试和分选等工序,形成一条集印刷、烘干、烧结、测试、分选为一体的流水型自动化生产线。

在传统SL印刷线的三道印刷工序后增加一台用于二次叠印的高精度丝网印刷机,并配合相应配套设备,便构成带有二次印刷功能的SL-DP印刷线。

双头双轨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是建立在单头单轨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平台基础上的自动化生产线,该生产线主要利用双通道丝网印刷机将两条印刷线有机结合在一起,且并联的两条印刷线能实现独立地运作。

我国光伏产业自发展伊始,丝网印刷设备就一直依赖于以AppliedMaterials旗下的Baccini公司为首的国外厂商。国外厂商依托技术上的先发优势和资金上的雄厚实力,迅速在国内的丝网印刷设备领域占据了绝对的垄断地位。

公司近年来在二次印刷、双头双轨印刷、高速高精软件控制等前沿技术上的突破,逐渐具备并超越Baccini等国外厂商。目前公司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产品在国内增量市场的份额已经跃居首位。

3、公司业绩迎来高速增长期

年下半年开始,光伏行业全面回暖,下游电池片厂商改扩建需求增加,公司业绩迎来高速增长。-年,公司营收从1.04亿元增长至7.88亿元,复合增速达96%;净利润从0.23亿元增长至1.71亿元,复合增速达9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38%。产品结构上面来看,近年来成套设备的销售额占比约8成左右,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年至今,公司成套设备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年上半年成套设备销量达88条,同比增长69.2%。

外购设备增多,毛利率有所下滑:-年,得益于丝网印刷产品的突破,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公司综合毛利率保持50%左右,年下滑至39.6%,年上半年达32.4%。

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年起确认收入的订单基本为年及之后取得的订单。自年后客户基本均要求公司代为采购外购设备,由于外购设备的毛利率较公司自制设备的毛利率低,从而导致成套设备的整体毛利率有所下滑。

主要产品丝网印刷成套设备,随着技术的更新,公司产品不断迭代,伴随着每条整线配备的单机数量均有所增加,导致整线成本有所增加。同时公司为了迎合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政策,进一步巩固市场占有率,稳定市场龙头地位,售价未有较大幅调整,从而导致太阳能丝网印刷设备毛利率整体有所下滑。

得益于期间费用率控制优异,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率水平仍能保持20%左右。伴随未来公司新一代异质结电池生产线设备的放量,以及激光切割设备突破,公司盈利水平有望企稳回升。

4、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推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员

董事长周剑持有公司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3%,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总经理王正根持有公司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7%,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两人并通过迈拓投资间接控制公司4.9%的股份。周剑和王正根为公司的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

推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员,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8月20日,公司公布了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不超过名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79.66万份股票期权,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53%,行权价格为.02元。激励对象包括了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

本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在行权期的3个会计年度中,分年度进行绩效考核并行权。业绩考核目标为以年净利润为基数,-年净利润增速不低于15%、35%、60%,即净利润分别达到2.0、2.3、2.7亿元。股权激励方案的推出,绑定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的利益,有利于团队稳定,同时也彰显了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的信心。

二、近两年为PERC电池扩产高峰,产业链设备厂商受益明显

1、光伏平价上网临近,设备需求旺盛

光伏产业是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朝阳性产业。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链各环节市场占有率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光伏大国。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统计,截至年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达GW,较上年新增44GW,同比增长34%。其中集中式电站GW,较上年新增23GW,同比增长23%;分布式光伏51GW,较上年新增21GW,同比增长71%。光伏产业链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扩张周期。随着光伏平价上网的临近和行业内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光伏终端装机规模预计将保持持续发展。

技术进步推动光伏行业快速发展,使得装机发电成本持续下降。进入年以来,光伏在全球范围内如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印度等国,已开始进入发电侧平价上网时期。

商业用电侧平价:与工商业从电网拿到的电价同价(包含输配电成本);

户用电侧平价:与居民用户从电网拿到的电价同价(包含输配电成本);

发电侧平价:与火电上网电价同价(不包含输配电成本)。

2、光伏增效为国内实现平价上网的必要途径,电池片环节潜力巨大

提高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一直是光伏业界孜孜追求的目标。硅基光伏电池效率极限是29%,目前最高电池效率记录为26.63%,由日本kaneka公司在年创造。光伏电池片目前的发展阶段:从常规铝背板BSF电池(1代)→PERC电池(2代)→PERC+电池(2.5代)→HIT电池(3代)→IBC电池(4代)等,目前正处在PREC电池扩产高峰期,逐步向PREC+、HIT拓展阶段。

高效电池技术代表未来的需求方向: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领跑者”计划推动下,各种晶硅电池生产技术进步迅速。年,规模化生产的多晶黑硅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达到19.2%,使用PERC电池技术的单晶和多晶硅电池效率提升至21.8%和20.3%,较年分别提升0.5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3、超额利润带动PERC电池扩产,年产能有望达GW

(1)PERC电池相对于常规BSF电优势明显常规BSF电池效率区间为19.8-20%,对应的组件功率为W,主要的效率损失来自于背面全金属的复合,PERC电池的背钝化电池结构可有效降低损失,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与常规电池相比,PERC电池背面增加了氧化铝AlOx,氧化硅SiOx和氮化硅SiNx等钝化叠层,电池表面复合速率大大降低,电池开压Voc可提升15-20mV。且背面钝化层还可增加光学内反射作用,因此电池电流isc也会有显著提升,目前平均转化效率可达22%左右。

PERC电池片相对于普通单晶硅电池片价格优势明显:根据PVinfoLink的数据,自年底起到年1季度,PERC单晶电池片对普通单晶电池片的价格平均有2毛的溢价,超额的利润也促使了PERC电池产能自年起加速投放。

-年为PERC扩产高峰,预计扩产总规模超GW:截止到年底,单晶PERC产能约为67GW,根据目前国内主要龙电池厂商的扩产规划,年的PERC产能有望超GW。(2)工艺设备:增加2-3道,可实现BSF向PERC+SE的升级PERC电池的工艺流程:沉积背面钝化层,然后开槽形成背面接触。相较常规光伏电池的工艺流程新增了两个重要工序,只需在传统电池产线上额外增加钝化膜沉积设备(PECVD设备或ALD设备)和激光开槽设备即可。迈为股份为后道设备龙头,同时也布局开发了激光开槽设备。其主营设备的价值量占产线比值约为30%左右。

三、公司HIT技术路线布局领先

1、HIT技术潜力大,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片主流路线

异质结(HIT)电池技术结合了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和薄膜技术的双重优势,从而显著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由于非晶硅具有光吸收强、钝化性能出色的特点,电池片转换效率可达到24%以上。此外,异质结电池片的生产理念相对简单,工艺温度低,成本优势更为突出,生产工序更少,能耗也更低。更高的电池片效率以及更低的温度系数,使得HIT太阳能组件的发电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硅太阳能电池片。

生产流程:以N型单晶硅(c-Si)为衬底光吸收区,经过制绒清洗后,其正面依次沉积厚度为5-10nm的本征非晶硅薄膜(i-a-Si:H)和掺杂的P型非晶硅(p-a-Si:H),和硅衬底形成p-n异质结。硅片的背面又通过沉积厚度为5-10nm的i-a-Si:H和掺杂的N型非晶硅(n-a-Si:H)形成背表面场,双面沉积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CO)不仅可以减少收集电流时的串联电阻,还能起到像晶硅电池上氮化硅层那样的减反作用。最后通过丝网印刷在两侧的顶层形成金属基电极。

2、HIT有望进入GW级量产期

高电池效率是HIT技术发展的关键推动因素:截至目前,PERC技术成为光伏电池新一代的常规技术,并很快达到其效率极限,而超越这个效率极限需要引入更复杂的工艺。HIT电池恰恰可以解决了这个问题,有望取代PERC成为下一代光伏电池主流技术。HIT电池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以来,经历了长时间的技术探索与小规模量产,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REC全球首个MW以上量产HIT项目,电池片效率预计超24%:年10月10日,REC宣布其位于新加坡的MW异质结电池与组件产线开始量产。此次新增MW异质结电池组件产能,将推升REC总组件产能至1.8GW。该MW异质结产线总投资1.5亿美元,由MeyerBuger提供核心设备和技术方案,生产出的60片电池组件的峰值功率达瓦,组件转化效率达21.7%,预计电池片转化效率超24%。该生产线的投产有望大力推动HIT电池在全球范围内的量产化进程。国内厂商对HIT技术不断探索:~年,以上澎、塞昂、国电为代表的厂商进行了HIT量产的初步尝试;~年,中智、晋能、汉能、钧时不断探索HIT效率和成本的边界;年,汉能打破HIT效率世界纪录。国内HIT大规模商业化量产的前提是效率提升、成本下降:目前全进口HIT产线成本约10亿元/GW,通威与捷佳合作试生产线成本约为7~8亿元/GW,迈为与通威合作产线的成本约为6亿元/GW。国内的HIT产线建设有望进入加速期:截至年底,国内HIT光伏组件装机容量约1GW,年有望达3GW,并于-年间扩大到10GW左右。

3、HIT生产线核心设备有望近期实现国产化

目前国内的HIT电池线厂家主要有:山煤与钧石的合作;通威与迈为(合肥)、捷佳(成都)合作等。公司紧握电池技术迭代机会,致力于提供HIT整线解决方案:HIT的4大工艺步骤“制绒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积、TCO制备、电极制备”,对应的设备分别为清洗制绒设备、CVD设备(PECVD为主、HWCVD较少)、PVD/RPD设备、丝网印刷设备。公司前瞻性布局,较早投入相关项目研发,目前已经具备向通威提供整条HIT产线设备的能力。

由于HIT单工艺步骤难度较大,HIT设备投资额和价值量相较现有技术产线大幅增加,公司若能抢占技术迭代带来的设备需求先机,业绩有望得到提升。?HIT产线中的核心设备为非晶硅薄膜沉积的PECVD,TCO制备的PVD及后道的丝印设备。目前公司提供PECVD、丝印设备及自动化装备均能自制,自制设备价值量占整条线价值量的70%左右。

四、产品研发能力卓越,向平台型高端装备公司进军

1、专用设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研发能力

公司研发部门分为机械、电气和软件三个团队,机械团队主要负责产品的机械设计等,电气团队主要负责产品的电气布局和设计等,软件团队主要负责产品的视觉定位和操作等。核心产品丝印设备的性能优势明显:公司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印刷产能较大,碎片率较低,印刷精度较高,目前公司主营产品的印刷产能可以达到单轨片/小时,双轨片/小时(在年以前为单轨2,片/小时,双轨5,片/小时),碎片率可以达到小于0.1%,印刷精度可以达到±5微米。公司产品和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相比,具备一定的性能优势,公司丝印产品已占据新增市场的70%以上。

2、依托领先的研发能力,逐步向OLED设备、锂电设备等领域外延

年至今公司的研发投入及研发人员均保持稳定增长,~年研发费用年化增长率达85%,研发人员年化增长率达99%。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研发投入及人员增速大大超过同行业。在产业布局上,根据战略规划,公司依托印刷喷印、激光和真空三方面技术研发,瞄准光伏装备、OLED设备等市场,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业务布局。作为丝网印刷设备龙头企业,公司具有外延拓展的技术、经验和服务优势。公司在丝网印刷装备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积累了高端装备制造销售品控经验。公司未来着力拓展的多个业务板块均属于高端装备领域,供应链、服务体系和生产品质控制等方面相似,技术与经验可复制性强。从技术可迁移性上来看,公司现掌握的高速高精度控制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以及恒压力技术在精密设备制造领域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在激光开槽、激光切割等需要高精度定位的设备中可以得到应用。

3、OLED激光切割设备获得突破,有望成为公司成长第二级

根据公司公告,年公司在OLED显示装备领域也取得关键性的突破,中标维信诺固安AMOLED面板生产线激光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发货至客户现场进行安装调试。国内OLED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前景广阔:近年OLED面板产能已经逐渐由韩国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内相关企业也在加大OLED技术研发力度和产线投资。目前在建OLED产线的总投资额约亿元,相应的设备需求旺盛,预计-年投产的OLED生产线对激光设备的需求将达到亿元左右。OLED显示设备领域中激光设备应用较为广泛。按照OLED制程的分类,可分为前端、中端和后端。激光设备此三个环节均有应用:前端主要应用于激光退火;中端主要应用于激光切割、激光剥离、激光检测等;后端主要应用于柔性面板模组的激光切割和倒角。设备需求测算:以4.8万片/月的6代AMOLED产线为例,激光切割设备的需求量约15台左右,单台激光切割设备的价格约万元,整个项目对激光切割设备的需求约为6亿元左右。公司此次中标维信诺的激光切割设备,直接切入中端环节,具有重大意义,表明公司的技术得到下游认可。未来布局的激光修复、激光剥离等设备仍有望取得突破。

4、历史复盘:平台类上市公司先导智能的成长路径

公司作为非标专用设备公司,产品可依托同类工艺技术与自动化工程研发设计能力向多领域应用拓展。在此我们复盘平台类上市公司先导智能的发展路径。先导成立之初,通过开发用于薄膜电容器制造的成套自动化设备,掌握了自动卷绕技术、高速分切技术等核心制造技术。凭借技术快速迭代与长期积累的自动化工程研发设计能力,迅速在锂电设备领域做到龙头地位。之后先导有节奏地推动产品在光伏、3C检测、激光、光伏半导体等领域均实现布局、积累客户资源,来以培育新增长极。我们认为迈为的成长路径也是向平台型、多下游的高端装备类公司发展。公司在光伏核心设备领域、激光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未来向更尖端的电子、半导体领域拓展,市场空间广阔。

五、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1、业务订单拆分:电池片设备订单+激光、锂电、光伏组件设备订单

我们预计-年为PERC电池片扩产高峰,HIT技术在年逐步实现小规模量产。公司电池片设备订单:-年为新接PERC设备订单高峰。年公司交付的HIT设备,客户已开始试生产,年底前公司有望实现整条HIT产线设备的国产化,未来2年HIT设备订单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公司激光设备、锂电、光伏组件订单有望继续获得突破。

2、公司新签订单的收入确认节奏

公司在设备销售中采用“预收款-发货款-验收款-质保金”的销售结算模式,四个阶段收款比例分别大约为3:3:3:1。近年预收账款与新签订单金额比值基本保持在50%左右。从预收账款的节奏来看,截至年三季度,公司预收账款11.6亿元,同比快速增长,我们判断公司新签订单也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整体来看,年-年公司新签订单总额约40亿元,我们测算年-年公司发出商品也约40亿元,新签订单转化成发出商品周期约1年左右。从发出商品转化为收入的周期约为8-9个月,整体的新签订单到收入确认周期约1.6~1.8年,这周期与同行业内的公司捷佳伟创趋势接近。公司近3年的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是导致公司营收增速低于新签订单增速的主要原因,也导致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下滑。年前3季度经营性现金净流出1.03亿元,主要是由于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近年订单高速增长,我们预计随着订单逐步确认,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有望明显改善。

3、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PE估值分析:公司为光伏丝网印刷设备龙头,受益PERC电池扩产、HIT未来的放量。考虑到公司目前处于行业上升期,新型HIT高效电池技术公司布局领先。同时考虑到公司依托技术储备向激光、锂电设备、光伏组件设备领域拓展,给予公司年26倍PE估值,对应90亿市值。

迈为股份为丝网印刷设备龙头,在HIT技术布局上国内领先。我们预计公司-年收入13.9、19.7、26.8亿元,同比增长76%、42%、36%;净利润2.40、3.45、4.71亿元,同比增长40%、44%、37%,对应PE分别为28、20、14倍。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年26倍估值,对应90亿市值。6-12月目标价元,给予“买入”评级。

六、风险提示

光伏产业政策变化和行业波动的风险: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规模扩大等因素,光伏产品制造成本逐步下降,世界各国将逐步对补贴方式和补贴力度进行调整,全球去补贴化加速。若未来光伏制造成本及系统成本下降的幅度慢于补贴下降的幅度,这将对我国的光伏行业的市场需求和行业景气度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对公司的新签订单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下游客户经营状况波动引发的风险:公司销售的设备均为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且主要是工艺设备,因与整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转换效率、生产效率、良品率等密切相关,因而验收周期较长。若下游客户经营不善等原因,有可能导致部分客户取消订单、延迟出货、推迟或拒绝对设备进行验收,对公司的订单履行和经营业绩均有可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光伏电池片价格不及预期的风险:下半年单晶PERC电池片设备大幅降价,产能开始扩张,造成短期阶段性产能过剩。若单晶PERC电池片价格持续下降,以及成本下降速度不及预期,有可能直接影响下游企业新产能的投放,进而对公司新接订单产生不利影响。

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市占率及综合毛利率不及预期的风险:为提高性价比优势,公司光伏激光设备在手订单毛利率偏低。随着最新的HIT电池的未来应用,PERC和SE激光设备无法应用在HIT电池生产过程中,PERC和SE激光设备面临订单减少的风险,毛利率也可能存在持续下滑风险。在丝网印刷设备方面,因“新政”以来降本增效压力影响以及客户需求外购设备加大的影响,该部分设备也可能存在毛利率持续下滑的风险。

公司首发原始股东解禁,减持的风险:年11月11日,公司首发原股东将解禁万股。其中金茂创投解禁万股,东运创投解禁万股,浩视仪器解禁万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05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