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小小的人偶
有的弹着琴
有的跳着舞
有的提着小灯笼……
姿态、衣物、发饰等各不相同
看着既精致又有趣
这些小人偶
是以面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面人
这种手工技艺被称为面塑
在我国已有千年传承
你一定想不到
这些精致的面塑
出自咱们太仓一位残障姑娘之手
在沙溪古镇上
听力残障姑娘周琴靠着自学
在“方寸之间”探寻人生梦想
一步一步摸索进了面塑艺术的“大门”
02:43周琴的人生之路,走得分外坎坷。年幼时,父母离异,周琴与母亲一起吃了不少苦。大专毕业后,周琴去了昆山工作,正当生活越来越好时,命运又出其不意地给了她一记“重击”。27岁那年,周琴不幸患癌,医院救治一年后,才回到太仓进行康复治疗。
这场大病带给她众多后遗症,也严重影响了她的听力,很长一段时间,周琴感觉很自卑,不敢接触外人,一天天地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
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周琴接触到了民间传统手工艺——面塑。这种可以创作出人物、花鸟、动物等丰富形象的手工艺,一下子吸引住了周琴。
随后,她开始尝试自学面塑。一开始,周琴走了很多弯路,因为没有老师,她只能在网上购买一些模具来制作人脸和身体部分,无法像捏塑一样做出丰富多彩的人物表情、姿态和场景,也不会制作花鸟动物等。
△部分制作工具。
之后,周琴购买了不少面塑书籍,在网上到处寻找面塑相关的视频教程,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再一次次学习,才逐渐摸索出了部分技巧,算是入了门。
△人偶半成品,每个部分都要等待干透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制作。
△制作一个面塑作品,往往需要两三天。
△用工具给人偶的衣服压出花边。
△周琴在制作面塑。
周琴介绍,制作面人,需经过捏、剪、搓、拼、夹、压、镶嵌、组合、压纹等步骤,中间时不时需要停下来,等待材料干透再继续下一步。因此,往往需要耗费两三天时间,才能制作完成一个作品。但这样做出来的面人,可以保持长时间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可收藏,可把玩。
△心灵手巧的周琴还会做钩针、手鞠球、十字绣、丝网花等手工艺品。
周琴说
学习制作面塑的过程中,每天都很充实,看到一个个可爱的面人娃娃在自己手里诞生,特别有成就感。现在,最希望的是实地跟着优秀的面塑师傅学习技艺,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塑工艺品,希望能在家乡开办一个面塑工作室,将面塑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展示给更多人看。
人生就像一个圆
当你认为快要结束的时候
其实它才刚刚开始
为心灵手巧的周琴点赞!
为心怀梦想、热爱生活的人点赞!
融媒体记者:徐静文/图视频由市残联提供
融媒体编辑:夏凤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