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大伯家厨房的后窗

我家和大伯家住前后院,他家厨房后窗下刚好就是我家门前的院子。从小我就对那扇窗户很好奇,当青瓦房的屋顶升起袅袅炊烟时,我就在揣摩大伯他们家又做什么好吃的了。父亲他们弟兄陆续成家后就分家了,单另过日子。大伯是老师,家里条件比我家好。而且大妈的厨艺也好,他们家厨房那扇窗户总能飘出诱人的香味。图片来自网络小时候脸皮薄,也不好意思老去大伯家蹭饭,很多时候我只能通过那扇窗户飘出的香味,去猜测他们家又做什么好吃的了,然后试着在家里自己也去做,到现在我都觉得我喜欢做饭是那时候悄悄练出来的。大伯家厨房的窗户是一个仿古的带菱形格子的小窗户,是六七十年代农村盖房子常用的样式,而且是两扇可以往外推开的窗户。我透过那被烟火熏过的痕迹,看出最初这是一个刷过淡蓝色油漆的窗户,虽然经过了风吹日晒,经过了烟火日复一日的熏烤,依然可以看出浅浅的淡蓝。图片来自网络那是扇可以打开的窗户,一般在夏天做饭时总是打开的,天气太热,为了更好的散热。大妈有时候边做饭边与院子里洗衣服的母亲拉着家常,偶尔也会从窗户那边寄给我一个烤好的红薯,或者煮熟的玉米。我也在那嗤嗤啦啦的炒菜声中辨别着他们今天做炒土豆了,还是用辣椒面呛在热油里做锅酸菜面了。那时候大家都过得很清贫,平时吃菜都是自己家地里种的白菜,土豆,萝卜。时间久了,即便不说话,竟然也能从切菜声中辨别出他们家谁在切菜。图片来自网络就拿切土豆丝来说,大伯的刀工是最好的,只要听见案板上“咚咚咚”连续不断的切菜声,那肯定是大伯在切土豆丝了,我在窗户这边喊一声大伯,肯定是他答应。如果听到案板上切两下停一下,再切两下,再停一下,那肯定是二姐的刀工。二姐跟我年龄相仿,虽然在做饭方面不在行,但在做零食方面,还是比较在行的。她最拿手的就是在大铁锅里用热沙子炒爆米花,还有就是用拌了盐水五香粉的黄豆炒一种叫做“咸豆”的零食。有这么一个窗户,也是最直接联系大伯家和我们家的一纽带。有时候正在做饭的大妈推开窗户,头伸出窗外,拿着盐罐子对着院子里玩耍的我喊一声:“二小子,快让你妈给我舀点盐,炒菜呢,家里没盐了”图片来自网络我飞快地跑回厨房,从装盐的罐子里倒出半罐盐,从窗户赶紧递给大妈。夏天母亲做凉鱼没有漏勺,就会差我去大妈家借去,我对着窗户叫大妈借漏勺,她就会打开窗户,把漏勺给我递出来,有这么一个窗户,确实是方便了很多。小时候民风都很好,也没有院墙,窗户也没有护栏,也没见丢过东西。后来慢慢的就不行了,村里先是出现了偷鸡的,还有一些村民的羊也丢过,小时候记得我家的鸡就被人偷过。大伯家的窗户加上铁丝网是因为在一个夏天的夜晚,父亲有事回家的晚刚好碰见一个黑衣男子企图想从大伯家的厨房窗户翻进去,刚好被父亲撞见,那人受惊逃跑了。第二天大伯就给前后的窗户都加了铁丝网。从那以后,两家人要是借用东西就需要绕到前门。虽然没有以前方便了,但是安全多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都搬离了老院,有了新的房子。每次回老家,站在院子里,看着那个挂了铁丝网护栏的窗户,想起小时候两家人清贫而快乐的生活,还真是挺怀念小时候那些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86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