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一直都在跟踪迈为股份,公司发布年报、季报的时候,都会分析一下最新的情况。
3月11号迈为发布了正式年报,上周五的时候公司董事长也亲自参与了电话会议,其中透露的信息,包括产业链的最新情况,都能加深我们对公司的理解。
老规矩,还是先过一下财务数据,再来看最新的产业链进展情况。财务数据。
公司的主营产品为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主要应用于光伏产业链的中游电池片生产环节,包括核心设备全自动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机和自动上片机、红外线干燥炉等生产线配套设备。
迈为股份目前是唯一整线交付,完成了产品性能和量产验证的HJT设备厂商。凭借着各项指标的优异,量产的性价比优势,在现有市场订单抢占了70%增长的市场份额。
与公司业务重合的捷佳伟创,现在自称自己也有整线交付能力,但目前还停留在“口头”阶段,它的数据,还没有披露验证,能够落地实现规模化量产非常重要。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5亿元,同比增长35.44%;实现归母净利润6.43亿元,同比增长62.9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97亿元,同比增长76.35%。
业绩符合之前的预期,位于预告中枢偏上,而且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8.3%,同比增长4.3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持续进行研发降本,对原材料及零部件进行国产替代,反映在研发费用金额翻了一倍,研发费用率也随之增加3.45个点到10.71%,其他费用率变化没什么异常;净利率为20.3%,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截至年末公司研发人员人,同比增长%,占员工总数的33%
在手订单情况。截至年末,公司合同负债为24.1亿元,同比增长50%,在手订单充足;存货为28.1亿元,同比增长34%,主要系发出商品较多为19.1亿元,占存货比例达68%,但公司存货周转速度较快,年周转天数为天,同比减少35天。
可以看到,订单方面增长较多,存货增加但都是发出商品增加,而且存货周转速度也有提升。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来看:自从年四季度以来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为正,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亿元,同比增长75%,主要得益于公司营收高增同时客户支付的预付款增多。所以公司的应收账款增速是慢于营收、利润增速的,利润质量比较高。
HJT扩产规划:年预计在20-30GW,较年8.1GW大幅增长,年公司获得5.8GW订单,份额为71.6%。5.8GW订单都已收到预付款,部分已收到出货款。
公司的HJT产能目前超负荷,募投一期项目已开始施工,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投入使用。财务数据就简单看到这里。对于优质成长股,更需要把重心放在产业链的最新进展上。光伏发展的核心就是降本增效,人类用了13年,把光伏行业成本下降了95%,背后就是靠着不断的资产投入与技术变革,技术领先和方向趋势非常重要。
这里再来简单写一下主流电池片技术。目前主流是PERC,但是效率已经基本达到极限,未来光伏想要继续降本增效,HJT是当下来看最优的选择,也是整个光伏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二次电池变革技术,因为HJT电池片技术可以带动硅片的厚度减薄30%以上,大幅减少耗硅量,降低对硅料的需求。
至于为什么还没有铺开,主要是生产成本的问题。目前HJT的单W制造成本比PERC高0.25元,其中银浆高0.11元,硅片高0.08元,为后续主要的降本来源。
银浆成本占有异质结电池(HJT)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所以降低HJT成本,很重要一点在于降低银浆的成本。迈为推出的全开口太阳能电池钢板印刷技术可以节省20%的银浆耗量,根据之前的跟踪,顺利的话年中订单会落地。
如果全开口钢板印刷技术导入HJT量产,HJT电池单片银浆耗量将从目前的mg降低20%至mg。叠加年银包铜(60%银,40%铜)验证通过,单片耗量降至90mg以下,与PERC打平。而且是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的,这个很关键。
22年HJT下游扩产上,东方日升、新加坡REC、华晟均有5GW扩产计划;金刚玻璃扩产约2.4GW;明阳、华润、爱康等都有相应的扩产计划。年HJT整体扩产规模约30GW,按市占率70%算,年大概有20GW的HJT订单,即光伏主业可达80亿订单规模。
短期内topcon的声音更强,因为hjt是没有办法直接用现有的Perc设备,必须彻底重新投产,但topcon技术只需要在现有产线上改造就行了,所以短期更快。
但是技术演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降本增效,HJT每次的转换效率都高于topcon,长期看,技术升级的方向一定是最优者胜出,HJT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然。目前TOPCon,更多是扮演过渡技术的角色。
所以现在的HJT,就是在和自己赛跑,只要成本问题能够如期解决,市场份额不是问题。
从电话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年内的HJT量产效率有希望突破25%,性能方面无需担忧;至于成本何时下降,预计整个年的HJT整线成本都会保持在4亿/GW,要想更低不太容易。如果今年底HJT组件成本与PERC持平,明年HJT路线有望迎来订单大规模爆发。
公司之前发布公告,拟在未来12个月内,用自有资金1.63-3.25亿元回购已上市流通的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元/股。推出回购也是公司向市场展现信心的一种方式。
之前说过,以为底线,开始分步加仓迈为。还是维持这个观点不变,因为公司的年报、产业链的进度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接下来股价的上涨催化,就是订单、业绩、以及降成本节奏。本周我会把仓位里的锂电逢高清掉一些,等到二季度逐步都换到光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