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临床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看过《战狼2》的朋友应该记得这样一个画面,吴京从超市出来之后,正巧一枚火箭弹射向了他,他急忙抓起一张铁丝网挡住了飞行的火箭弹,那么现实中这种情况是真实的吗?其实铁丝网确确实实能挡住火箭弹,这种方法最开始使用于二战后期的欧洲战场,当时德军为了抵挡盟军装甲部队的进攻,特意研制出了火箭筒来消灭盟军的坦克。但是一个人手持铁丝网能否接住飞来的火箭弹,这还是个未知数,要知道火箭弹的射程十分远,动能是很大的,一个正常人恐怕没有这么大的臂力能接住正在高速飞行的火箭弹吧。要问上世纪二战中,单兵作战武器的最佳发明,恐怕很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冲锋枪,但单兵式火箭筒恐怕是整个二战中仅次于冲锋枪的发明了。火箭筒的发明让在二战中脆弱的步兵可以正面击毁敌军强大的坦克了,要知道在火箭筒发明之前,步兵要想消灭坦克必须使用危险性很大的手榴弹和炸药包,但火箭筒的发明可以使步兵在击毁坦克时的危险程度大大降低。火箭弹一般采用的都是后坐力极低的破甲弹,这样的设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反坦克炮,要知道通常的反坦克炮的工作原理都是利用极高的飞行速度和坚硬的弹头给坦克造成杀伤,而若是将这种原理运用到单兵式火箭筒上的话,很明显是不符合实际的,一来武器的重量不是人体能承受的,二来武器在发射时产生的强大后坐力也超过了人体能承受的范围。那么火箭弹的后坐力如此低,为何还能击穿坦克呢?火箭弹的工作原理并不是依靠其极高的飞行速度来造成穿深,同时也不是依靠弹头本身的坚硬程度来击毁坦克。火箭弹内部安装有一个小型的发动机,在炮弹飞出去之后,发动机就会开始工作,同时,弹头内部还有特制的金属,这种金属在融化后能形成高温高速射流,如此一来便能轻易的将敌方的坦克击穿。知道这种火箭弹的工作原理之后,盟军士兵知道,只要让火箭弹在接触坦克之前提早爆炸或者干扰弹头里边引信的正常工作即可。此时在前线战斗的盟军士兵哪里还能等得起后方的科研工作,他们早已用土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将废弃的床垫拆开,床垫里边有铁丝网,然后将铁丝网在自己的装甲车绕上一圈就能很好的阻挡火箭弹的袭击。要是没有铁丝网的话,在坦克周围隔离上一层木板或者铁板也是不错的选择,其目的都是将火箭弹提早引爆。在欧洲战场上,一辆苏军的T34坦克就是利用此方法,硬生生的挡住了德军8枚铁拳火箭弹的袭击,其中有3枚引信失效变成了哑弹,有5枚还未接触坦克的时候就提早爆炸,总之这辆T34坦克在战后基本上没有什么损伤。这种方法不仅仅在二战时出现,在后来的越战中,美军为了抵挡越南游击队的火箭弹也曾在自家的轻型装甲车上布置了铁网,看来这种方法在实战中确实值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