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是指出壳后到30日龄以内的小鹅。雏鹅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不能直接把雏鹅放到林地、果园散养,应在育雏舍内育雏。
一、雏鹅的生理特点
1.体温调节能力不完善
刚出壳的雏鹅个体小,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尚不健全,对外界较大的温差变化适应性较差,育雏期间必须进行人工保温,给雏鹅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随着雏鹅日龄的增加及羽毛生长,雏鹅的体温调节机能逐渐增强。在雏鹅的培育中,必须为雏鹅提供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2.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
雏鹅早期相对生长肌胃迅速,一般中小型鹅出壳重克左右,大型鹅克左右,20日龄时小型鹅的体重是出壳重的6~7倍,中型鹅是9~10倍,大型鹅是11~12倍。在培育过程中要及时饮水、喂食、喂青饲料、饲喂含有较高营养水平的日粮,才能保证雏鹅快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雏鹅新陈代谢非常旺盛,体温高,需要的氧气量大,排出的二氧化碳多,鹅舍一定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3.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弱
刚出壳的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较弱,应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到精心、细心,少量多次,不断供水,以满足雏鹅生理需要。饲养管理不当,雏鹅会因消化不良而引发肠道疾病。
4.公母雏鹅生长速度差异大
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公雏鹅比母雏鹅增重快5%~25%,饲料报酬也高。育雏期间,有条件时最好公母雏鹅分群饲养。
5.适应性、抵抗力差
雏鹅个体小,各方面的机能还未发育完善,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弱。育雏期除给鹅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等良好的环境外,还应注意环境的突然变化,减少应激。雏鹅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容易感染疾病。育雏期间应特别重视防疫卫生工作。
6.敏感性强,易受惊吓
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缺乏或有毒药物过量、环境不适等敏感。胆小易受惊吓,育雏环境需要安静,防止异常声响、噪声,防止鼠、雀、兽害的突然骚扰,并需要精心、细致而有规律的饲养管理。
7.无自卫能力,易受侵害
雏鹅个体小,尤其20日龄内的雏鹅没有自卫能力,易受鼠类、猫、蛇、狗、野兽及天敌野鸟的侵害,育雏舍要有安全防卫设施。
二、育雏前的准备
为保证育雏工作顺利进行,保证雏鹅健康,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育雏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制订育雏计划
包括饲养鹅的品种、育雏数量、进雏时间、饲料、疫苗、药品、垫料、器具、育雏期操作、光照计划等。
2.饲养人员安排
育雏是细致、艰苦的工作,要求育雏人员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细心,育雏过程技术性强,饲养员最好有一定技术性和养鹅经验。
3.雏鹅舍的要求
雏鹅舍要求:根据育雏期要求的饲养密度,保证有充足的鹅舍面积。育雏鹅舍要求保温性好,温度要求28~30℃。便于通风、清扫、消毒和饲喂操作。地面育雏,应铺设10厘米厚清洁干燥的垫料。
4.育雏舍的整理、消毒和试温
(1)鹅舍检修 对育雏鹅舍进行检查和维修。全面检查鹅舍能否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通风换气能力,采光性能能否达到要求,灯具的完整性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
(2)清洗、打扫卫生 新建的鹅舍应打扫卫生,对鹅舍和饲养工具进行除尘和清洗。旧鹅舍应在上一批鹅出栏或转出以后,空舍2周再进行使用。进鹅前应对鹅舍进行彻底的清扫,将粪便、垫草清理出去。对地面、墙壁、棚顶、用具表面的灰尘要打扫干净。笼具、围栏等金属制品用高压水龙头彻底冲洗,笼具上尘土、粪垢彻底冲洗干净,用火焰喷枪灼烧后移回育雏舍。同时对地面、墙壁、料盆、饮水器等用具进行全面的冲洗。还应对鹅舍四周环境进行清扫,清除周围垃圾、杂草,对路面进行清扫。将料槽、水槽、笼网等摆放到位。
(3)消毒 经过清扫、冲洗,要彻底杀灭鹅舍内病原微生物,必须对育雏舍进行消毒。消毒必须在用水冲洗地面、墙壁干燥以后进行。可用2%的烧碱水溶液,或3%的来苏儿水溶液对鹅舍及用具进行喷洒消毒。进雏前1周对育雏舍及设备进行熏蒸消毒。将鹅舍密闭,把饮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齐放入,准备好各种用具后,对鹅舍进行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42毫升福尔马林加21克高锰酸钾。熏蒸时,应把门窗关好,熏蒸24小时,以杀灭病原微生物。打开门窗,通风把室内的空气排出。熏蒸至少在进鹅前一天进行。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注意事项如下:
①雏鹅舍要求密闭。
②熏蒸消毒后产生的气体含量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熏蒸消毒前,必须检查鹅舍的密闭性,关好门窗,堵塞缝隙。
③消毒容器尽量选用非金属材料 减少药物和金属容器发生反应,可以使用陶瓷类容器,容器体积要大些,以免发生反应时药物溅出。
④鹅舍内要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 熏蒸消毒时,舍温在18℃以上,相对湿度65%~80%消毒效果好。
鹅舍也可以用三氯异氰尿酸制剂熏蒸消毒,与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作用相似,主要有二氯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等,市场有很多制剂,用量、用法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即可。
(4)应在进雏前2~3天提前给育雏舍加温,使舍内温度达28~30℃,并检查烟道是否通畅。育雏开始前应在门前消毒池放入药物。
(5)育雏用品的准备
①饲料的准备 进出前准备好开始饲料或补饲饲料。一般每只雏鹅4周龄育雏期需备精料3千克左右,优质青绿饲料8~10千克。要根据雏鹅数量备足饲料。
②疫苗、药物的准备 按照免疫程序及雏鹅数量备齐育雏期间所需的各类疫苗,妥善保存于冰箱中。制订合理的用药计划,准备好常用的抗生素类药品,防治球虫类药品等。此外,雏鹅初饮时需加入饮水中的葡萄糖、多种维生素、电解质等也应准备好。育雏期常用的消毒药品有新洁尔灭、百毒杀等,防治药品如氟哌酸、土霉素等。
③保温设备 热风炉、暖气、红外线育雏伞、煤炉等设备,并提前备足燃料。
(6)育雏用具
①料槽、饮水器 按雏鹅数量和喂料器具规格准备充足的喂料、饮水器具,塑料制品的开食料盘、料桶、真空饮水器等先用水冲刷,洗净晒干后用0.2%百毒杀溶液刷洗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平面育雏开始几天,饮水与采食位置应离热源稍近些,便于雏鹅取暖和就近采食、饮水。
②垫料的准备 采用地面平养育雏,要在地面上铺设垫料。垫草要求清洁、干燥、松软、吸水性强。常用垫料有麦秸、稻草、锯末、刨花、稻壳等。垫料长度3~5厘米、厚度10厘米左右、为适宜。垫料铺设前最好作消毒处理,或在鹅舍内铺好后喷洒1~2次消毒药,再连同其他安放好的设备、用具一起熏蒸消毒。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不使用发霉垫草。
③其他物品 温、湿度计,备用照明灯泡,台秤、喷雾器、连续注射器、推粪车,水桶、清扫用具等。
(7)饮水准备 进雏鹅前半天应准备好加糖和维生素的饮水,使水接近室温。
三、育雏方式
在育雏期间可以采取地面平养、立体笼养、网上平养三种形式。每种饲养方式都各有特点,饲养方式的选择要根据现有条件、经济实力、饲养品种等灵活掌握。
1.地面平养
在鹅舍地面上铺设垫料(麦秸、稻草、锯末等)来育雏鹅的方法称为地面平养。地面平养投资少,管理灵活,适合不同条件和类型的鹅舍。缺点是鹅与粪便接触易患病,房舍空间利用率低。
(1)垫料要求 要选择吸水性好、没有霉变的原料,在使用前一周时间要在太阳下晾晒2~3天后使用。垫料可用短秸秆、刨花或木屑等,要求质地良好,清洁、干燥,禁用发霉、潮湿的垫料,厚垫料育雏时垫料内微生物发酵、产热,可供雏鹅取暖。缺点是鹅粪积存时间长,氨气浓度高,鹅接触病菌后患病率较高。尤其是当垫料潮湿时,容易感染球虫。
(2)使用垫料育雏方法 有常换法和厚垫料法育雏两种。
①常换法 将育雏鹅舍地面清扫干净、消毒后,在地面铺设5~6厘米的厚垫料,垫料潮湿、污浊后经常更换。
②厚垫料法 在地面铺8~10厘米厚的垫料,过一段时间在原来的垫料上再铺加一些新垫料,直至厚度达到15~20厘米为止。育雏期间不更换垫料,直至育雏结束后一次清除。
地面平养要用育雏围栏在育雏室内围成若干小区,通过围栏将雏鹅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栖息、活动,靠近热源,保护雏鹅不会受冷,也容易找到饲料和饮水。随着雏鹅日龄的增长逐步扩大围栏的范围。围栏材料可用竹围栏、木板、纸板等,围栏的高度以雏鹅跳不出为宜,一般50厘米即可,围栏围成区域的面积可根据供暖的设备和每批育雏数量而定,一般在开始育雏时可小些,以后逐渐扩大。
2.网上育雏
雏鹅离开地面养在铁丝网或塑料网上称为网上育雏(图1-1)。一般在离地面50~60厘米高处架上丝网,雏鹅饲养在网上。优点是不用铺设垫料,雏鹅不与粪便接触,可减少病原感染的机会,尤其可以大大减少鹅患球虫病和消化道疾病的危险,同时由于饲养在网上,提高了饲养密度,可减少鹅舍建筑面积。
图1-1 网上育雏
网床由底网、围网和床架组成。网床的大小可以根据育雏舍的面积及网床的安排来设计。床架可用三角铁、竹、木等材料制成,底网可根据日龄不同选择使用不同的网目规格。网床四周加围网,防止雏鹅掉下网床,或跳出来,围网高度一般为30~50厘米。
3.笼养育雏
将雏鹅饲养于铁丝笼或竹、木笼里,笼可重叠,也可呈阶梯式笼养。可充分利用鹅舍空间,增加饲养数量,同时笼养可减少鹅的运动,有利于肉鹅的生长。
四、供暖方式
根据热源不同,育雏供暖方式分为火墙、烟道、煤炉、电热伞、红外线供暖等。
1.火墙
把育雏室的隔墙砌作火墙,内设烟道,炉口设在室外走廊里,鹅靠火墙壁上散发出来的温度取暖。这种育雏方式的升温速度较快,室温比较稳定,热效率高,费用较低,育雏管理较方便。
2.烟道
可分为地上烟道和地下烟道两种。地上烟道,用砖或土坯砌成烟道,几条烟道最后汇合到一起,并设有集烟柜和烟囱通出室外。一般在烟道上加罩子,雏鹅养在罩下,称为火笼育雏。地下烟道,室内可利用面积较大,温度均匀平稳,地面干燥,便于管理。一般地下烟道比地上烟道要好。缺点是燃料消耗量大,烧火较不方便。
3.煤炉
是最常用的加温设备,结构与冬季居民家中取暖用的火炉相同,用煤为燃料。火炉上设铁皮制成的平面盖或伞形罩,留出气孔和通风管道连接,排烟管伸出通往室外。煤炉下部有一进气口,通过调节管口大小来控制进风量,控制炉火温度。保温良好的鹅舍,每20~30米2设置一个煤炉即可。煤炉育雏保温性能较好,经济实用,但温度控制不便。用煤炉时要注意预防煤气中毒及发生火灾。
4.电热伞
伞面是用铁皮、铝皮、防火纤维板等制成的一个伞形育雏器,伞内用电热丝供热,并有控温调节装置,可按雏鹅日龄所需的温度调节、控制温度。伞四周用护板或围栏圈起来,随着日龄增加逐渐扩大面积。电热育雏伞适合平面育雏使用。优点是温度稳定,容易调节,管理方便,室内清洁,育雏效果良好。电热伞育雏时伞下温度较高,周围余热少,鹅舍需另设火炉以升高室温。
5.红外线灯
在育雏舍内安装一定数量的红外线灯,靠红外线灯发出的热量来育雏。灯泡规格常为瓦,一般悬挂高度为30~50厘米。优点是温度相对稳定,室内清洁,但灯泡容易损坏,耗电量多,成本高。用红外线灯供暖在舍温较高时效果好,冬季须与火炉或地下烟道供温方法结合使用。远红外线供热育雏,热效率高,比红外线育雏省电。
五、雏鹅的饲养和管理
1.初生雏鹅的选择
雏鹅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鹅的育雏率、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在选购雏鹅时,必须考虑种鹅的饲养条件、种蛋的孵化条件及雏鹅苗的质量等因素。
购买雏鹅前,最好提前实地了解种鹅的饲养情况。种鹅场具备生产合格种鹅的条件。并选择从孵化设备及孵化条件达到要求的正规孵化场订购雏鹅。准时出雏的雏鹅是优质鹅苗的基本条件。
健康正常的雏鹅表现为体重大小符合品种要求,群体整齐,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良好,腹部柔软。抓在手中挣扎有力,感觉有弹性。绒毛洁净有光泽,叫声洪亮,活泼,眼睛明亮有神且灵活。弱雏表现为重量较轻或过重,脐部收缩不良,卵黄吸收欠佳,呈现大肚脐或钉脐并带有血污,软弱无力,叫声尖而低,毛干燥,眼睛无神。雏鹅的选择时间最好在出壳后12~24小时为宜。
2.雏鹅的环境管理
(1)饲养密度 每平方米面积饲养的鹅数为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时,雏鹅拥挤,采食饮水受影响,生长速度慢,容易患病。密度过小,不利于保温,鹅舍利用率低。
饲养密度应随雏鹅的品种、育雏方式、季节、日龄等因素加以调整。雏鹅适宜的饲养密度见表5-2。
表1-2 适宜的雏鹅饲养密度
(2)温度控制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提供适宜的温度能有效地提高雏鹅成活率,必须认真、科学对待。
大部分鹅种的适宜育雏温度为:1~7日龄28~32℃,8~14日龄24~28℃,15~21日龄20~24℃,22~28日龄16~20℃,28日龄以后使用常温。不同地区和季节,可根据鹅群的表现,灵活调整,使之感觉舒适为宜。
在育雏期间要适时脱温。脱温时间根据育雏季节、雏鹅体质强弱等而定。一般雏鹅的保温期为20日龄左右。冬季和早春,外界气温低,保温期长,需要10~15日龄后才逐步脱温,15~20日龄才全部脱温。脱温时必须逐渐降温或先白天脱温、夜间给温,经过几天过渡后完全脱温,撤离热源。
(3)湿度控制 鹅虽是水禽,但干燥的舍内环境对雏鹅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预防非常重要。湿度过大,雏鹅水分蒸发和体热散失受阻,会使雏鹅的抗病力下降,发病率高。高温高湿会给细菌和某些寄生虫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易患病。低温高湿,环境潮湿寒冷,容易引起感冒和下痢。
育雏的适宜湿度是0~10日龄,育雏舍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为宜,11~21日龄为65%~70%。
(4)光照 育雏期间,一般保持较长的光照时间,有利于雏鹅熟悉环境,便于采食和饮水。1~3日龄的雏鹅,昼夜光照24小时,以后2天减少1小时,4周龄采用自然光照。7日龄前每15米2用1只40瓦灯泡,8~14日龄换用25瓦。灯泡距鹅背部2米。
(5)通风 雏鹅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呼出二氧化碳多。鹅粪便中有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造成鹅舍中空气质量下降,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必须对鹅舍进行充分通风换气,排出鹅舍中的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同时排出鹅舍中多余的水汽,保持鹅舍干燥。
鹅舍通风方法主要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通过鹅舍门窗的开启对鹅舍进行通风,是鹅舍的主要通风方法。通风原则是在保证育雏舍内温度的情况下,尽量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对通风量的要求通常以人进入舍内不感觉闷气以及不刺激鼻、眼为宜。正常情况下,要选择在天气好、中午气温高时增大通风量,但不要引起育雏舍内温度的剧烈变动。可以利用缓冲间换气等。
生产中雏鹅舍为了保温,经常门窗紧闭,不敢通风,造成鹅舍空气污浊,湿度过大,对雏鹅生长不利。应该在注意保温的同时,兼顾鹅舍通风。利用好鹅舍天窗通风,注意晴天无风天气、中午前后适当通过开小门窗缝隙自然通风。
(6)卫生防疫 雏鹅抵抗力弱,容易患病,一定要重视雏鹅的卫生防疫工作,才能保证雏鹅的生长发育,提高育雏成活率。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育雏室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定期用百毒杀等消毒药对雏鹅、鹅舍及用具进行喷雾消毒。育雏阶段重点防治小鹅瘟、鹅流感、鹅口疮等,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鹅舍要经常清扫,垫料要勤换,保持舍内干燥。水槽、料槽及时清理洗刷、消毒。
3.雏鹅的饲养
(1)分群饲养 育雏开始在雏鹅潮口、开食前应对雏鹅进行分类,分群饲养。根据大、中、小和强、弱雏等进行分群,以便使鹅群生长发育均匀。将品种特征明显,发育良好的雏鹅分在一群;体质较弱、发育欠佳的分在一群。平养时把弱雏靠近热源,健雏可稍远离热源。开食后第2天进行第二次分群,把不采食,或吃食很少的弱雏放在一起饲养,加强管理,适当增加饲喂量和饲喂次数。一般每群鹅~只为宜。群内再分成若干小栏,每栏25~30只,安排适宜的密度。此外,育雏期间要定期按强弱、大小分群,及时拣出病弱雏淘汰。
(2)饮水(潮口) 雏鹅先饮水再开食。刚出壳的小鹅第一次饮水又称潮口。雏鹅进入鹅舍后应先及时给水再开食,以及时补充雏鹅生理需要的水分。用0.05%高锰酸钾或5%~10%葡萄糖水和适量复合维生素加入温度26℃左右的水。开始时,雏鹅不懂饮水,可以调教。抓一只健壮的雏鹅,将喙浸到水槽中沾水,雏鹅很快就会饮水,其他雏鹅也会效仿。
饮水器最好使用小型饮水器或水盆,不宜过大,盛水不宜太深,水深不宜超过1厘米,以雏鹅绒毛不湿为原则。饮水器应每天清洗或消毒一次,并保持饮水器四周垫料干燥。
为增强雏鹅体质,第一周可在饮水中加入添加剂或药物。如维生素C、5%~8%的红糖、葡萄糖及速溶多维或电解多维、口服补液盐等,可有效缓解应激,迅速补充水分与能量。同时可在饮水中加入一些抗菌药物如0.02%土霉素,提高雏鹅成活率,预防疾病。
(3)开食 雏鹅出壳后第一次吃料称为开食。
雏鹅一般在饮水后0.5~1小时开食。适时开食,有利于雏鹅腹内卵黄吸收和胎粪排出,促进生长发育。开食过早,容易引起雏鹅便秘而致死,开食过迟,不能及时补充所需营养,使雏鹅自身养分消耗大,影响雏鹅生长发育,还会增加死亡率。
雏鹅饲料要求清洁干净,加工精细,常用碎米淘洗后用清水浸泡约2小时,喂前将水沥干。最好掺喂切成细丝的青菜叶或嫩草叶。将饲料均匀撒放在消过毒的塑料布上,引诱雏鹅啄食。如用颗粒饲料开食,应将粒料破碎,便于雏鹅采食。第一次喂食雏鹅不能进食太多,吃到半饱即可,一般5~7分钟。2~3小时后再用同样方法喂食,几次后雏鹅就会采食了。等所有雏鹅学会采食后,改用料槽、料盘喂料。3日龄就可全部喂全价饲料,并喂青饲料。
(4)雏鹅的饲喂 育雏阶段的饲喂原则为少喂勤添。初生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器官还没有经过饲料的刺激和锻炼,消化机能不健全,肌胃的肌肉不结实,磨碎事物的功能差,所以要多餐少吃,勤添少喂。
①饲喂 雏鹅的饲料包括精料、青料、矿物质、维生素和添加剂等。刚出壳的雏鹅消化功能较弱,应喂给富含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易消化的饲料。可采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喂,有条件的地方使用颗粒饲料饲喂效果好。
开食的第1天,一般隔2小时左右饲喂1次,直至会吃食。第2天起可正式饲喂,可采用1份鹅饲料和2份青料混合放入食槽中饲喂,一般为每日6次左右。先饮后喂。饮水须用温开水。每次的喂料时间不宜长,以半小时为宜,喂至7~8成饱即可,这样有利于雏鹅消化,增进食欲。3日龄后的雏鹅可在日粮中掺入少量沙砾,帮助消化。4日龄后雏鹅体内残余的蛋黄已被全部吸收,鹅体比出壳时稍小,这时消化能力和采食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可逐渐增加饲喂次数,每日饲喂6~8次,在日粮中,精料应占20%~30%,切碎的青菜占70%~80%。10~20日龄,雏鹅可放牧,采食青饲料,饲喂次数可相应减少,一般每昼夜饲喂5~6次(其中晚上2次);雏鹅的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混合料占10%~20%,青饲料可以占到80%~90%。21~28日龄时,雏鹅体重增大,体质增强,放牧时间可逐渐延长,采食的青饲料大量增加,每昼夜的饲喂次数可减为5次(其中晚上1次),青饲料占90%~92%,混合料占8%~10%。饲喂的日粮可逐渐加入一些经浸泡的生谷、高粱等;4周后可改为干谷。
②饲喂注意事项
a.喂料时精饲料和青饲料应分开喂,即先喂精饲料后喂青饲料,以免雏鹅挑食青饲料。少放勤添。15日龄内雏鹅每次喂八成饱为宜,否则易引起消化障碍。
b.要有足够的清洁饮水。每次喂料时,要更换新鲜饮水。
c.饲料变换要逐渐进行,由舍饲到放牧,要逐渐过渡,防止突变,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影响生长。
d.雏鹅精饲料中粗蛋白质控制在20%左右,代谢能为11.7兆焦/千克,钙含量为1.2%,磷含量为0.7%。另外,注意添加食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
(5)放牧和放水 通过放牧,增强其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能力,也利于骨路、肌肉和内脏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放牧时雏鹅觅食大量的廉价饲料,降低精饲料的用量,并减少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的用量。一般雏鹅可从11日龄起进行放牧。但应根据季节、气候特点而灵活掌握。天暖的夏季,出壳后5~6天即可放牧。冬春季节,可推迟到15~20天后放牧。放牧时先近后远,迟放早收。开始放牧在鹅舍周围,适应后可延长放牧路线。放牧的时间由短而长,第1次放牧应选择在温暖晴朗的天气。干燥平坦、无积水、向阳背风的嫩草地,在喂饲后放牧1小时后便赶回舍内,以后慢慢延长。上午第一次放鹅时间要晚一些,应以草上的露水干为准。晚上收牧要早,一般在夜幕降临前就须归牧,避免雏鹅受夜风着凉,绒毛被弄湿,并且雏鹅胆小,合群性差,天色黑时,很难聚群、收牧和进栏。注意雨后不牧鹅。有积水的低洼地或泥浆田里严禁牧鹅。
放牧的同时也要补饲一些精料,逐步过渡到放牧不补料或少补料。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放牧1次,中午赶回舍内休息。雏鹅的抗风雨、御寒能力差,放牧时要特别注意天气的变化,避开寒冷、大风和阴雨天气。
鹅是水禽,雏鹅适当试水、放水,在水中洗澡、游泳,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使其羽毛、骨骼肌肉增长,增强体质。但30日龄以前的雏鹅尾部尾脂腺发育不全,不能分泌脂肪分泌物,不能使羽绒带油脂,试水、放水时,不可使羽毛全湿。雏鹅一般在10日龄左右进行试水,可将雏鹅放入筛子中,再放入温水中,每天试水2~3次,每次5分钟左右。然后放回干燥温暖的垫草上,使其晒干羽毛提高体温。20~30日龄雏鹅,可在温暖的天气下到浅水(水深10厘米)、水温不低于16~18℃、水流缓慢的水面或运动场内的水池中放水30分钟,以后逐日增加放水时间,60日龄左右就可到深水中放水。
(6)育雏期日常管理
①及时观察雏鹅表现 育雏期间,对雏鹅要精心看护,及时观察雏鹅的表现,随时了解雏鹅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采取对策,提高雏鹅成活率。经常检查料槽、饮水器的数量是否充足、放置位置是否得当,规格是否需更换,保证鹅有良好的条件得到充足的饲料、饮水。每天注意雏鹅的精神状态、活动、吃料饮水的情况、粪便等。注意保持适宜的鹅舍温度。
②弱雏单独挑出饲喂 注意把弱雏单独饲喂,加强营养,以使其生长发育能赶上大群雏鹅。否则到林地一块放养时,差距越来越大,造成群体发育不均。
③保持环境安静 鹅胆小易惊,应保证雏鹅舍安静,防止噪声,减少应激。
④雏鹅的调教 从雏鹅开始,注意训练、调教鹅群,每当喂食、放牧和收牧前,饲养人员要发出不同而又固定的语言信号,如大声吆喝、吹哨子等。另外,在下水、休息、缓行、补饲时都要建立不同的语言信号和指挥信号,使鹅在放养前形成条件反射,以利于在林地环境中的管理。
⑤鹅的适应性锻炼 从雏鹅舍到林地饲养,环境条件变化大,为让鹅能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防止对鹅产生大的应激反应,到林地放养前要给予适应性锻炼。
a.温度的锻炼 在育雏后期,应逐渐降低育雏室的温度,延长自然通风时间,使鹅舍内环境逐渐接近舍外的气候条件,直到停止人工供温。育雏脱温结束后,林地饲养前7~10天,训练鹅适应野外温度。方法是: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将鹅舍南北开窗,逐渐提早到每天早上天亮至天黑全日开窗,让鹅适应外界温度。
b.体质及采食锻炼 在育雏后期,应逐渐扩大雏鹅的运动量和活动范围,增强其体质,以适应放养环境。外界气温较高时,雏鹅达10日龄后就可到林地放养场地活动、采食。低温季节,当雏鹅20日龄后,在晴朗无风天气、外界气温较高时,把雏鹅放到林地活动,开始活动时间稍短,约30分钟,以后活动时间可逐渐延长。同时选青草鲜嫩的场地,让鹅采食青草,锻炼胃肠消化功能,适应林地放养采食野生青绿饲料的生活。注意雏鹅在林地运动、采食时,随时提供充足的饮水。
c.应激的预防 放牧前和放牧的最初几天,在饲料或饮水中适量添加维生素C或电解多维等药物,可以减少应激和疾病的发生。
d.管理方面 注意训练、调教鹅群,喂料时给予响声,使鹅在放养前形成条件反射,以利于在林地环境中的管理。在育雏后期,为了适应野外生活的条件,饲喂次数、饮水方式和管理形式等日常管理可以逐渐接近林地生态放养鹅的饲养管理。
⑥防止野生动物伤害 雏鹅体质较弱,防御敌害能力差。对育雏室的门窗和通风口应设纱网,堵塞鼠洞,要防御黄鼠狼、猫、狗、蛇等的伤害,夜间尤其更要加强警惕。
⑦做好各项记录 鹅的健康状况、温度、湿度、光照、通风、采食量、饮水情况、粪便情况、用药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等都应如实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查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