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社会悄然至老有所依如何解

河北唐山市路北区煤研分院社区幸福家园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陪护一位老人在院内活动。新华社发

江苏无锡市滨湖区社会福利中心活动室,志愿者与老人一起制作手工丝网花。新华社发

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巴坡村,村医在给独龙族老人测量血压。新华社发

编者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首次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并提出具体要求。

“银发社会”正向我们走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依,让人们更有尊严地安享老年生活,这是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敬老孝亲美德的现实体现。“十四五”期间,如何使养老体系更加健全,让老人们生活更加幸福?光明智库邀请专家就相关政策展开分析,并与您共同倾听老人与养老工作者的心声。

本期嘉宾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党俊武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长江学者赵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研究员张瑾

1“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光明智库: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重要意义何在?当前我国面临的老龄化压力总体如何?

党俊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一项战略进入国家顶层设计,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从全局谋划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格局的重大转变,意味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应对已从“解决老年人面临的问题”上升为“全面系统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经济社会问题”。这是一次重大飞跃,也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局工作顶层设计完成的重要标志。

赵忠: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是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出生率的下降及低位徘徊是导致人口老龄化更为重要的因素。出生率下降既有计划生育等人口政策的影响,也受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理念转变等因素影响。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下降,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必然使社会抚养比上升,社会与家庭负担加重,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加大。人口结构是慢变量,人口老龄化程度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不断加深,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产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也需要相应调整,以适应人口结构变化。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正反映了人口老龄化成因的复杂性、影响的重要性和趋势的长期性。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到年初步建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框架。从国家战略高度,基于系统思维、采用全方位政策措施、建立制度框架,促进这一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内容。

2老龄事业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光明智库:近些年来,我国应对老龄化的各方面努力成效如何,为“十四五”期间实现目标打下了怎样的基础?

党俊武: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强老龄工作,持续发展老龄事业。年到年是党中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谋划阶段,成立了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以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解决日益增多的老年人问题。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老年人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年到年是党中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探索实践阶段,其间成立了高规格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全国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基层五级老龄工作体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并和五年计划相配套,开始制定实施老龄事业五年专项规划,出台了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在内的一系列解决老年人问题的政策措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工作全面开展。年至今是党中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谋定阶段。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41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