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国防报
讲述人:张继庭
新疆阿勒泰军分区护边员,年11月生,原籍河南许昌鄢陵县,现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一八五团农一连。
整理人:王子冰杨栋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阿黑吐拜克位于祖国版图的西北之北。隔着一片茂密的白桦林,邻国边境小镇清晰可见。国境线内,沿着起伏的铁丝网,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分外醒目。
出门巡逻前,我特意带了一面崭新的国旗。老护边员都知道,现在巡逻除了勘察记录边情、维修边防设施外,看到破损的五星红旗就要及时更换。
35年前,我从河南许昌入伍,坐了5天6夜的火车和汽车来到新疆阿勒泰,新训结束后被分配到阿黑吐拜克边防连。当时真的没想到,我会留在这儿半辈子。退伍后,我选择留下。住在老部队附近,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心里十分踏实。
离开部队后,我第一次参加升旗仪式是在江苏支边青年沈桂寿家门前。沈桂寿的家就在边境线附近,他看见对面的苏联哨所飘扬着国旗,顿时动了升国旗的念头。但在当时,对于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兵团来说,想买到一面五星红旗都是奢望。沈桂寿跑了几天也没买到,灵机一动便回家拆了妻子陪嫁的红被面,连夜缝了一面五星红旗。第二天,他垒起几块石头当升旗台,找来一根长长的白桦树干和一条尼龙绳,终于在边境线上升起了国旗。
升国旗是一件神圣的事,尤其是在那个三餐不济的年代。从那以后,我也成为一名义务护边员,每天巡守着16公里的边境线,风雨无阻。
年,我和妻子刘春华结婚,婚房还是搭建不久的地窝子。搭房子时,连队官兵也来帮忙。先是在地下挖一米多深的坑,四周用砖石固定住。地面上用木头、树枝搭起筏子,泥巴、干草糊成屋顶。住着地窝子,吃着救济粮。虽然种着地,但每年的收成还不足保证温饱,年底都得靠政府和官兵救济。
年秋天,老家发来电报说父亲病危,我却连往返的车票钱都凑不齐。连队官兵得知后慷慨解囊,为我凑了块钱。我思前想后,还是取消了归程,把钱寄回家里给父亲治病。8个月后才得知,收到汇款后没几天父亲便撒手人寰。
年,沈桂寿退休返回内地,临走时叮嘱我们说:“每天都要升国旗,因为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是中国。”没想到,几年以后,他升旗的地方成为红色旅游景点,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年3月,村中央的广场上建起新的升旗台,大理石基座、不锈钢旗杆、专业培训的护旗手和升旗手,不远处还配有播放国歌的音箱设备。每周一的早晨,大家齐聚升旗台前,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随着旅游开发,有着“西北边境第一连”之称的农一连成了知名景点。走进现在的农一连,主街两侧,超市、旅社、饭店一应俱全,进口商品、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我也开起商店,盖了新房,买了轿车,享受起党的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当然,最惹人注目的是家家户户大门前高高挂起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这几年,我的一双儿女休假回家时,总会陪我去巡边,到沈桂寿升旗的旧址前,换换褪色的国旗。
西北之北,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正是几代戍边人的动力源泉。
图①:沈桂寿升国旗旧址前,张继庭夫妇向官兵讲述当年的故事。
图②:新升旗台前,官兵和群众一起升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