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湘西老红军的传奇当敢死队员,血战湘西

江文生老红军回忆了他两岁丧父,接着母亲被卖,在晃县龙溪口艰难谋生,接着又被军阀抓了壮丁,直到遇到贺龙才获新生,加入红军后打第一仗就缴得一杆枪的故事,今天咱们又继续他的人生传奇——

大庸(县改名为张家界)地貎

血战湘西各县

年春,我们军奉命调到大庸县城。贺龙军长命令我们第十八团进驻溪口,攻击“围剿”我们的国民党李觉部队。那时,我被提升为一班副班长。我和郭连长一起,向山上仰攻。贺龙军长亲自走到前线,站在离我连30米远的山头上指挥。

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我和郭连长躲在一个掩体里,猛烈地向敌人射击。地势对我们不利,炮弹突然落到掩体,尘土飞扬,郭连长牺牲。其他掩体内的营团领导多人受伤。打了三四个小时,但是攻击没有效果,死伤也变大了,贺龙军长下令返回大庸。是年六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春,我们团攻打大庸县后坪国民党何键的部队,贺龙军长命令我们:敌人在澧水上架设的三座浮桥是给养运输的交通要道,必须占领,截断敌人通路,然后前后夹击!师长卢冬生和师政委各带一营兵力发起总攻。首先砍毁三座浮桥,接着,敌我双方在后坪互相争夺有利地形。红军各级指挥官打头阵,勇敢冲锋,连续打三回合,战斗十分激烈,战斗中,师长卢冬生同志负重伤。

这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为了配合会议的召开,我们十八团发动了攻打石门、澧县的战斗。其他兄弟部队也在桃源、王家坪等地打响,打得国民党军队首尾不能相顾,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分散、牵制敌人的任务。

4月上旬的一个夜晚,我们接到命令,去桑植县的后山大森林执行战斗任务。那天晚上一片漆黑,伸手也看不见五指,天又下起倾盆大雨,电闪雷鸣。我们借着闪电的余光,摸索着高低不平的山间小路前进。指挥员们都淋着大雨,忙不过来。到了指定的地点,和蒋介石包围根据地的五十八师进行激战。经过几天的激战,歼灭了这个师部和两个旅,获得了敌人大炮两门,枪械弹药不计其数,我军军心大振。

天子山,当年红军战斗的地方

当敢死队班长

年6月,我们十八团奉命攻打龙山县城。龙山县城的城墙完好,工事坚固,城墙外面围着铁丝网,铁丝网内设有鹿岩,城墙下有护城河。该城守军是陈玉鍪第三旅旅长周矮子指挥的军队,约有两千来人。

我们团围城一个多月还没有攻下,形势逼人,上级决定成立攻城敢死队,敢死队由二营副营长担任排长,挑选30个战士编成三个班,我任第三班班长。我们每人带马刀一把,手枪一支,子弹一百发,手榴弹二十个。

突击排敢死队队员,把随身物品都交给了组织,表示为革命牺牲的决心。团首长对我们说:“龙山城攻下攻不下,就靠你们这三十只猛虎,你们如果牺牲了是光荣的,人民会永远怀念你们……。”

我们准备了爬城的楼梯。在月色昏暗的夜晚,按照上级规定的攻击路线行动。当排长指挥第一班的士兵接近城墙,通过田间时,田里发出水声,被城墙上的敌人发现,随即枪弹向我突击队扫射,当场牺牲了三个同志。

二班也没有攻下,轮到我们三班了。我凭着长期作战的经验,告诉战士,大家跃进的动作要快,姿势要低。我班连续跃进约三十多米长的三根田坎,无一伤亡,安全接近敌人围墙的铁丝网。这时,城墙上敌人的步枪、机关枪已不起作用,就拼命地用手枪朝城墙脚下射击。

我冒着生命危险,奋力用马刀砍断两根铁丝,不幸被敌人的手枪击中颈部,流血不止。十九岁的高定国团长在田坎边指挥,他让我赶快包扎。我们突击排是英勇的,但敌人的防御工事坚固,防御严密,我们发动了几次猛烈的攻击,没有攻下县城,在黎明前撤退到原来的地方。

龙山里耶古城

被贺龙严厉批评

秋天过后,天气很热。我军奉命前往龙山大山区和来凤县打游击。8月3日,蒋介石命令第85师师长谢彬率两个旅的正规军进攻来凤县,企图包围我军。

我军团指挥员闻讯后,现场勘察地形,决心在来凤县板栗园一带伏击。军团主力第12、18、49、53团奉命伏击板栗园两侧高地。少数部队在前线边打边退,将谢彬的一个先头旅引入伏击圈。

这时,埋伏在山两边高地上的主力部队像老虎一样呼啸着下山,枪声、号角声、手榴弹爆炸声此起彼伏。从中午12点到下午4点多,歼灭敌方两个团和一个特勤营,缴获大量枪支弹药。

穿着白纺绸长衫蜷缩在刺蓬里的85师师长谢彬被一个13岁的红军小战士发现,用刺刀把他逼出来。在押送期间,他被一个鲁莽的士兵开枪打死,因为不知道那是敌人的高级指挥官。他砍下谢师长的头,用葛麻藤穿起,背着它去见贺龙司令员。贺龙司令员严厉地批评了我们。

来凤县地形

长征路过家乡晃县,参加便水战役

年10月一天,为发展革命力量,北上抗日,迎接新的战斗任务,我们军也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我们途经大庸、沅陵、溆浦、会同、黔阳等县,沿途宣传红军政策,深受群众欢迎。我军从托口乘舟渡过沅水,浩浩荡荡进入芷江县境内,没有进城,沿新修的湘黔公路进入我老家晃县。

到晃县后,军部驻在龙溪口杨缉伍的春和瑞店内。我们十连驻在新晃城中菜园佘老杨家。休整了两天,第三天,我团奉命开赴木铎溪向北活动,迷惑敌人。

我们十连走在前面,途经甘家桥时,路边看热闹的老乡有人认出了我,他们说:那不是下路溪江老银的儿子吗?我没做声,用手将帽沿往下扯了一下,继续跟着部队前进。经过雷打坡山脚时,被山上敌人发现,不断地向我军射击,当即牺牲了两个班长和两名战士,还有几个同志负伤。

我十分气愤,立即下令还击。后来,接到上级命令,要我们撤回县城。我们掩埋了牺牲同志的尸体,抬着伤员,撤回晃县城,仍然住在原地。

驻晃期间,我军团领导人贺龙、肖克等同志,组织了规模较大的“便水战斗”。当时参加作战的有12团、47团、49团和53团。便水之战,虽然没有收到预计的战果,但也挫其锐气,使敌人不敢贸然逼近。(未完待续)

下一期继续讲述江文生老红军翻雪山过草地,因重伤脱离队伍又冒死回到队伍,血战平型关等抗日第一线等精彩故事,最后回原籍新晃过普通生活的传奇人生。

龙溪古镇姚溪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9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