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胜老家人说,他对故乡最大贡献就在家乡

有同事是湖北咸宁咸安区高桥乡人,和著名的开国上将黄永胜是同乡,而且老家仅一华里的路程。他经常和我聊起父辈介绍黄永胜的事情,说,他对家乡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对面那座山上建了一个绝密军事工程。后来,即使他去世后,也要埋葬他曾经日夜操劳,花费心血的工程处。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周边局势。一是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在中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对我虎视眈眈;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咄咄逼人,妄图反攻大陆;中印边境发生争端,以至中方被迫自卫还击;美国在台湾海峡进行了核战争演习,疯狂扩大侵越战争,直接威胁中国安全。

面对我国四周出现严峻形势,毛泽东指出:“原子弹是纸老虎”,但同时中国也要搞一点原子弹,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反侵略准备,决定在华中地区腹地建造一个隐蔽的坚固的、能防核弹的、又能对全国军事行动进行有效指挥的指挥部。通过不断地考察,工程最终选址在时任军委总参谋长黄永胜的老家,湖北咸宁的高桥镇,他小时候经常在这里放牛的那座山。

年1月31日黄永胜签署命令,决定在高桥镇建设地下军事工程,因为选定的日子是1月31日,这个工程的代号被确定为“”。

高桥镇地处群山之中,周围林木葱茏,位置十分隐蔽。建设的工程不大,主要是毛泽东、林彪的住所和警卫部队的宿舍。工程分为三层,地上一层,往下有两层。中层主要是作战参谋人员居住的地方。其中的65号居室,是专为毛泽东建造的,由书房和作战指挥部两部分构成。指挥部的房间十分宽大,可以挂巨幅军事地图。一旦爆发核战争,毛泽东就在这里指挥全国军民对敌作战。

其实,这就是一个高级防空洞,从主洞口进去50米左右的地面,装有一个巨大的圆形铁盘,直径约有6米。人们只要用脚轻轻一拨,铁盘就会旋转,这是运送物资的汽车开进地道后倒车用的。沿地道往前走,又有两扇重达数吨、厚度约30厘米的铅门。

穿过此门,便是一个灯火辉煌、令人眼花缭乱的地下世界。整个地下世界以中央作战部为基地,略呈V型摆开,全长近米,共有住房多套,面积约平方米。每套房间的大小不等,结构也不尽相同,大都分布在地道走廊的右侧。

里面设毛泽东的住所有平米,林彪的也有这么大,山洞走廊地面由彩色水磨石铺成,明亮光滑,倒映着头顶的电灯,显得宏伟壮观。

山洞内部装有大型发电机组,大型风力通讯设备,排水装置,暖气设施,湿度温度调节设施、有线和无线通信中心。给人的感觉是,住在里面是非常舒服的。

上中下三层山洞之间有多处楼梯相连,在毛主席的卧室里还设计有一部高速电梯直通山头,以备不测。除了电梯之外,还有铁蹄可攀上山头逃生。

山洞里面各处入口的构造比较复杂,每个入口两侧还有洞中洞,便于哨兵隐蔽,一旦敌人侵入,暗哨便可在暗道口将敌击毙。

“”工程原计划投资3亿元。按照当初的设计,还有飞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附属工程。“9.13”林彪叛逃事件发生后,“”工程草草收场,实际最终总投资是1.3亿元。这在当时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工程施工时,对外界采取最严格的保密措施,当年,进山施工部队乘坐的车辆捂得严严实实,战士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去了哪里。开车运送物资的司机也是分段转驾,谁都不知道哪里是目的地。至于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就根本进不去那个区域。整个施工期间,外界对此一无所知。

更令人称奇的是,工程修造了两年多,共挖平方米总面积的高大山洞,而挖出来的土方和石头运到了哪儿去了,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可见保密工作做得有多么的好,照理说,当年苏联、美国的间谍卫星、无人侦察机之类,自然也对此事也是没有察觉的。

当时这个叫绝密工程,三面环山,交通便利,四周清幽,南面一条柏油公路通向山外。这里院墙围着四周,有的地方还拉铁丝网,院内树木参天,枝繁叶茂,一旦战争爆发,统帅们可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三军,指挥反侵略战争。

然而,随着年9月13日林彪事件的爆发,地下工程尚未全部竣工便草草收场了,也就这半拉子烂尾工程,作为总参谋长的黄永胜也成了四大金刚之首,在年黄永胜病逝之后,魂归这片他曾经日夜操劳的故里。

无心插柳柳成荫,如今,这个当年绝密的工程已经全部开放了,再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并且成为旅游胜地,大家都来看看当年领袖人物一旦发生战争,是如何统率千军万马指挥战争,而黄永胜将军把总指挥部设在自己的老家,给老家人民带来旅游资源,所以,时至今日,没有人谈他的功过是非,只读这个工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94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