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捷佳伟创,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PECVD及扩散炉等半导体掺杂沉积工艺光伏设备、清洗、刻蚀、制绒等湿法工艺光伏设备以及自动化(配套)设备、全自动丝网印刷设备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主要及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公司产品已经获得了下游主流厂商的充分认可,客户覆盖国内外大多数电池厂商,包括隆基、通威、晶科能源、天合集团等知名光伏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50%。
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是光伏行业过去几年及未来几年的发展思路。相应地,光伏设备行业也持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需求。
在光伏的所有制造环节中,电池片环节是主导技术和光电转化效率进步的最大创新源泉,历史上全球光伏技术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主流技术已从传统的Al-BSF(转换效率低于20%)过渡到了PERC(在Al-BSF背面钝化,对应22%左右的效率)。从年开始推广的PERC技术至今已经逐渐临近效率提升的瓶颈,年开始有望逐步进入下一个新技术周期,从而带来电池片和组件效率的下一次跃升。在PERC之后技术主要有两个趋势:一是PERC技术基础上改造(PERC+),如TOPCon等技术(掺杂其他物质、背面钝化等方式)和IBC(正负极金属接触移到电池背面)等,二是基础技术上的完全革新,即异质结-HJT技术(增加非硅异质结提高电池技术参数)。
PERC技术由于其高效性及不断降低的成本,是目前主流电池片技术。年新建电池片产线均采用PERC技术,同时加上老产线技术改造为PERC,PERC电池市场占比以快速提升至65%,单晶PERC技术市占率将不断提高。而未来2-3年,随着PERC+技术、双面电池技术的不断应用,PERC电池仍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处于产能扩张期。据PVInfolink,年我国PERC新增产能约50GW达到GW,预计到年PERC产能达到约GW的高峰期。未来几年,我国仍有超60GW的PERC电池新增产能。
HJT主要优势在于:1)非晶硅钝化带来效率潜力更高;2)低温工艺带来薄片的能力,可以提高降本空间、实现电池片柔性化;3)工艺流程简单,温度低、时间短,良率有望提高、能耗有望降低;4)更低的光衰、更高的双面率等。HJT最大的劣势在于目前投资额较高,进口设备约为8-10亿元/GW,国产设备约为5-8亿元/GW,未来在薄片化、银浆等方面有很大的降本空间。HJT的优势使得其会成为未来技术主流,但同时对于PERC的改造,如PERC+、TOPCon等技术的投资也将有一席之地。
质结电池主要工艺流程为4步,而传统PERC电池的工艺为10步。相较于传统电池,异质结电池工艺步骤大幅减少。
目前,国内已有少量的异质结电池产能投产落地。随着产业对于异质结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