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价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kycg/250111/y5uzd4b.html光伏相关阅读:《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光伏龙头隆基股份》《硅料电池片双料龙头通威股份》《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硅片龙头中环股份》《全球家用储能龙头派能科技》《光伏胶膜龙头福斯特》《组件龙头天合光能》《光伏玻璃双寡头之一福莱特》《光伏组件老牌龙头晶澳科技》今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金辰股份,公司专业从事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凭借自身在自动化集成、图像识别与视觉检测、工业软件、数据管理等方面掌握的核心技术,面向光伏高效电池及高效组件制造、智慧港口等领域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公司作为全球光伏组件设备龙头企业,不仅具备高效光伏组件生产线整线交钥匙工程能力,并积极布局下一代新型组件封装技术,不断巩固行业优势地位。年公司积极开展光伏HJT和TOPCon高效电池核心生产设备PECVD的研发和市场拓展,该类设备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产品,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凭借产品技术优势及对下游应用的深刻理解,公司已覆盖国内隆基乐叶通威晶科晶澳东方日升协鑫等核心大客户。光伏生产设备决定着光伏产品制造企业的竞争力,是光伏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光伏产业主要涉及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装机系统等环节,每个环节的各道工艺都需要专业的设备,因此光伏设备种类较多。每个环节的装备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该环节工艺水平的高低。公司目前主要涉及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环节,组件生产需经过电池片焊接、排版、汇流带焊接、叠层、层压前检测、层压、封装、层压后检测、电性能检测、固化、分类、包装等工艺过程,生产出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必须能够经受灰尘、盐、沙子、风雪雨、冰雹、潮湿、湿气的冷凝和蒸发、大气气体污染、每日和季节温度的变化以及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对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生产装备要求较高。光伏组件生产装备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光伏制造企业的竞争力。从组件设备市场需求来看,一方面来自于组件需求增长,驱动组件制造商的产能扩张;另一方面,来自于存量光伏组件产能设备的更新及升级改造。综合考虑新产能扩张及存量产能替换更新需求,预计-年,年均组件设备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目前国内光伏组件设备基本国产化,公司在国内光伏组件设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公司在光伏组件设备领域的竞争对手主要有苏州晟成(被京山轻机收购)、羿珩科技(被康跃科技收购)及博硕光电等。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是光伏行业过去几年及未来几年的发展思路。相应地,光伏设备行业需持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需求。在光伏的所有制造环节中,电池片环节是主导技术和光电转化效率进步的最大创新源泉,历史上全球光伏技术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主流技术已从传统的Al-BSF(转换效率低于20%)过渡到了PERC(在Al-BSF背面钝化,对应22%左右的效率)。从年开始推广的PERC技术至今已经逐渐临近效率提升的瓶颈,年开始有望逐步进入下一个新技术周期,从而带来电池片和组件效率的下一次跃升。在PERC之后技术主要有两个趋势:一是PERC技术基础上改造(PERC+),如TOPCon等技术(掺杂其他物质、背面钝化等方式)和IBC(正负极金属接触移到电池背面)等,二是基础技术上的完全革新,即异质结-HJT技术(增加非硅异质结提高电池技术参数)。HJT异质结电池技术是目前业内公认的技术发展方向,将取代PERC成为下一代主流电池技术。由于光电转换效率高、性能优异、降成本空间大,以及平价上网前景好,HJT成为行业公认的未来光伏电池技术解决方案。对比PERC电池,HJT潜力巨大:转换效率更优:HJT效率潜力超28%,远高PERC电池。受P型单晶电池自身材料的限制,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接近天花板,而HJT最高转换效率已超26%(日本Kaneka曾创26.63%,国内最高为汉能的25.1%),长期有望超28%,效率优势明显。工艺流程更简化,降本空间更大:HJT为低温工艺,在硅片成本(利于薄片化和减少热损伤)和非硅成本(燃料能源节约)上均更优。HJT电池片工艺主要是“制绒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积、TCO制备、电极制备”四大步骤,对应的设备分别为清洗设备、CVD设备(非晶硅薄膜沉积目前通常采用PECVD法制备)、PVD设备、丝网印刷设备,相比PERC的8道工艺成本更低。双面率更高:HJT为双面对称结构,双面率有望提升至98%(PERC为82%、但很难再提升),可获得10%以上的年发电量增益。低温系数、稳定性高:在82摄氏度环境下,光电转换效率比传统组件高出13%。光致衰减更低:HJT电池10年衰减率小于3%,25年发电量下降仅为8%,衰减速度远低于传统组件。目前HJT国内规划产能超23GW,预计年将有3-5GW以上的新增产能投放。HJT产业化元年有望来临。虽然未来2-3年PERC将仍为市场主流,但随着HJT国产设备的成熟、及经济实用性得到改善,有望复制PERC技术的快速渗透历程、开启下一代电池片技术周期的爆发。目前HJT电池生产设备主要是国外厂商。尤其是核心工艺装备PECVD,供应能力主要是国外厂商,如梅耶博格、松下等。若国内光伏设备厂商具备HJT电池生产设备的供应能力,在价格优势、沟通及运输方便、售后服务便利性等优势下,将会成为国内光伏电池厂商的优先选择。公司核心布局PECVD设备,是4道环节中难度最高的设备,工艺要求接近半导体水准,在设备投资额中占比最大(约50%)。公司与德国H2GEMINI(核心成员曾就职于应用材料、梅耶博格、施密德等)合资设立金辰双子,技术实力+股权机制行业领先。同时,公司拟3.8亿定增加码PECVD设备产能20台/年。目前,公司PECVD设备样机正在制造和优化测试中,预计二季度有望发往客户进行测试验证。TOPCon电池是一种以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unnelOxidePassivatingContacts)为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该结构由隧穿氧化层和掺杂多晶硅层组成,有效促进了电池背面的高效钝化和载流子选择性,显著降低金属接触处的复合损失,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Topcon具有转换效率+兼容性2大优势,将迎来存量PERC电池升级替代需求:1)转换效率提升潜力远高于PERC电池。据知名太阳能研究所ISFH分析,理论上TOPCon电池的效率极限远高于P型PERC电池(24.5%),具有更高的提升潜力。就量产效率而言,目前TOPCon电池的量产效率已提升至23%,而PERC电池的量产效率仅22%左右。2)与传统PERC电池产线具有兼容性。由于TOPCon电池和PERC电池的制作工艺流程相似,因此TOPCon产线的大部分设备可以和PERC产线兼容,单GW设备投资额较PERC仅增加20-30%。在后PERC时代,PERC产线扩张进入尾声,存量PERC产能将逐渐向TOPCon产能升级。据Pvinfolink,年单晶PERC产能从年的57GW增加到年底GW,同比增长率%,其中中国地区产能达94GW。目前Topcon电池已实现4-5GW规模,转换效率达到23.5%-23.8%,未来有望在存量PERC产线中加速渗透。公司采用基于PECVD的TOPCon技术,替代传统LPCVD的路线。目前公司TOPCON用PECVD第一台样机已经完成测试,相关技术参数达到了设计要求,第二台量产样机已制做完成、正在测试中,有望受益传统PERC产线效率升级改造趋势。一、光伏异质结电池设备新星,组件设备龙头金辰股份成立于年,开始进入太阳能光伏喊个与;年成立子公司营口金辰自动化,进入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年上交所上市;目前与中科院宁波所合作研发的Topcon电池用PECVD已进入样机测试阶段,HJT高效电池片用PECVD设备有望在年年初完成样机测试。二、业务分析-年,营业收入由2.92亿元增长至10.61亿元,复合增长率29.44%,20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3.05%;归母净利润由0.65亿元增长至0.83亿元,复合增长率5.01%,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28%;扣非归母净利润由0.54亿元增长至0.76亿元,复合增长率7.07%,20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34%;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0.73亿元、-0.07亿元、0.27亿元、0.17亿元、-0.87亿元、-0.71亿元。分产品来看,年光伏组件自动化设备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1.96%至9.59亿元,占比91.04%,毛利率减少5.28pp至34.37%;光伏电池自动化设备实现营收同比增长.51%至.54万元,占比8.15%,毛利率增加14.41pp至41.37%;其他功能性设备及配套件实现营收同比下降76.41%至.35万元,占比0.81%,毛利率减少5.14pp至32.1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实现营收5.44亿元,占比52.05%;其中前五大客户中关联方实现营收1.46亿万元,占比13.79%。三、核心指标-年,毛利率由53.47%下降至35.01%;期间费用率由28.37%下降至11.61%,其中销售费用率由9.26%下降至3.59%,管理费用率由9.26%下降至7.01%,财务费用率18年下降至低点-0.81%,随后逐年上涨至1.01%;利润率由22.27%下降至19年低点8.07%,20年提高至9.19%,加权ROE由24.56%下降至19年低点6.62%,20年提高至8.60%。四、杜邦分析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由图和数据可知,净资产收益率主要随着利润率而变动,20年净资产收益的提高是由于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共振所致。五、研发支出年公司研发支出下降5.30%至.06万元,占比6.81%,截止年末公司研发人员人,占比26.98%。六、估值指标PE-TTM39.76,位于近3年70分位值附近。根据机构一致性预测,金辰股份年业绩增速在48.16%左右,EPS为2.82元,18-23年5年复合增长率30.54%。目前股价31.03元,对应年估值是PE10.21倍左右,PEG0.21左右。看点:公司是我国光伏组件设备的龙头,同时全面布局光伏电池片设备环节,并有望在HJT技术路线上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长期成长潜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