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更新迭代催化光伏设备空间上行

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81230.html
达和48.2GW,同增13.1%和60.1%,其中我国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电站新增装机量分别为32.68和15.52GW。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中,美国依旧保持全球第二大装机市场,越南则从第五名跃居成为全球第三大装机市场,印度市场受疫情影响下降明显。在乐观情况下,预计年我国和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65和GW。大尺寸和薄片化为硅片带来了新的技术方向,我们预计年全球单晶硅片设备总空间为.98亿元。随着金刚线切割技术的运用,单晶硅片市场占比逐年提升,预计到年将达80%。作为单晶硅片的双龙头,年以来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均有扩产规划,其中隆基股份宣布了5项单晶硅棒和硅片的扩产项目,总扩产规模达70GW,而中环股份则预计在今年3月中下旬开始50GW的G12单晶硅材料智能工厂的建设,年底前开始投产。未来硅片的发展方向为“提效降本”,其中N型硅助力提效,大尺寸和薄片化利于降本。根据CPIA分析,预计年M10和G12合计市占率将占据半壁江山,此后成为市场主流。我们预计-年全球硅片设备空间为.98、.21和.61亿元。随着异质结降本增效的逐渐推进,电池片设备空间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大,我们预计年全球电池片设备空间为.67亿元。电池片技术经历了最初的铝背场,到当下主流的PERC,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转换效率更高的TOPCon和异质结。目前TOPCon平均量产效率在22.5%-23%,最高量产效率和转换效率达24.5%和24.9%。已有隆基股份、晶澳科技、中来股份等公司入局。HJT中试线平均量产效率普遍在24%左右,最高效率为钧石的25.2%。年异质结设备各环节均已实现国产化,当前单GW设备成本已降至4.5亿元。随着多主栅及银包铜技术的推进,异质结银浆耗量将得以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有望在2年内达到PERC电池片的水平。我们预计-年全球电池片设备空间为.67、.35和.44亿元。多主栅和半片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组件的降本和提效,而叠瓦技术则需设备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才可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我们预计-年全球组件设备空间合计为.03亿元。年市场上以9主栅及以上组件为主,占比达66.2%。多主栅组件可通过降低银浆消耗和提高受光面积来提升组件的性价比,预计到0年,9主栅及以上电池片市场占有率将持续增加,从而带动了多主栅串焊机的市场份额。年半片组件的市占率达71%,提升了激光划片机和串焊机的设备需求。而叠瓦组件则需设备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才可获得更高的市场增量。我们预计-年全球组件设备空间为52.25、62.66和79.12亿元,合计为.03亿元。核心标的:捷佳伟创(光伏电池片设备龙头)、迈为股份(光伏丝网印刷设备龙头)、晶盛机电(单晶生长炉设备龙头)、帝尔激光(光伏激光设备龙头)以及金辰股份(光伏组件设备龙头)。捷佳伟创:光伏电池片设备龙头,HJT整线供应即将实现捷佳伟创是国内领先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制造商,覆盖了电池片生产全工艺流程。凭借着出色的产品性价比,公司成功切入了下游一线厂商的供应链体系。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通威太阳能、隆基股份、润阳光伏、东方日升等一众光伏电池片龙头厂商均成为了公司客户。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4、4.51亿元,同比增长70.94%、32.18%。-年,公司营业收入从3.5亿元增长至25.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1%;公司归母净利润从0.4亿元增长至3.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4.2%。公司业绩呈现出了稳步增长的态势。年5月,捷佳伟创与爱康科技签订协议,合作聚焦在PECVD和新式TCO镀膜设备上。9月,捷佳伟创自主研发的RPDA设备完成了厂内装配调试,有望在常规HJT的基础上带来至少0.6%的效率增益。同期,公司公布了25亿定增预案,新增20GW的PERC+高效新型电池湿法设备,新增20GW的HJT超高效新型电池的湿法设备以及单层载板式非晶半导体薄膜CVD,以及新增50套HJT电池镀膜设备。11月,捷佳伟创与爱康集团及泰兴高新区在建设6GW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高效组件项目等领域开展了深度的合作。此外,捷佳伟创也与润阳集团签署了30GW单晶PERC+和5GW异质结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使PERC+产线的平均效率超过24%,使HJT的产线平均效率达到25%。迈为股份:光伏丝印设备龙头,HJT设备布局领先迈为股份主营光伏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用于电池片制造后道工序。目前公司已是丝网印刷行业绝对的龙头,丝印设备在国内增量市场份额已超过70%,居于首位。除了光伏丝印设备外,公司在光伏行业还延伸了激光SE、机关开槽机以及用于异质结电池的PECVD装备。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5、2.74亿元,同比增长57.99%、49.47%。公司在1月26日发布了年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在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将在3.65-4.05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7.45%-63.61%。自年起,公司营业收入逐年攀升,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自-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0亿元增长至14.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2.89%;公司归母净利润从0.2亿元上升至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1.3%。成套设备为公司营收的主要部分,在年占营收的比重为82.2%。年8月,公司中标安徽宣城MW异质结项目,合计金额达2.48亿元。其中1.88亿元为HIT整线设备订单,主要包括两套制绒清洗、一套PECVD和一套丝网印刷线,产能为片/小时;0.6亿元为两套PVD设备订单,合计产能为13片/小时。10月,公司披露了向参股公司江苏启威星(公司持股30%)采购HJT清洗制绒设备的公告。通过采购的方式,公司实现了HJT设备的整线销售。12月,公司发布了HJT2.0异质结电池设备平台,有望加速化异质结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公司推出了三大方案,包括研制半片电池整线设备,以满足硅片的大型化和薄片化趋势;开发多主栅低银浆方案和银包铜方案,以进一步降低银浆耗量。晶盛机电:单晶生长炉设备龙头,深度绑定中环股份晶盛机电是国内专业从事晶体生长设备研发、智能化装备研发制造和蓝宝石产品生产的企业,是单晶生长炉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达39%。公司的客户覆盖了中环股份、晶科能源和晶澳科技等国内知名光伏企业,以及金瑞泓、有研硅股和合晶科技等优质半导体企业,优质的客户资源为晶盛机电带来了稳定的行业地位。目前国内主要的单晶炉供应商包括晶盛机电、京运通、天龙光电、连城数控、北方华创和精功科技。其中连城数控是隆基的关联企业,在单晶炉业务上和隆基深度合作。在隆基以外的单晶炉市场需求上,晶盛机电占据了90%的份额,是行业内的主力供应商。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5和5.24亿元,同比增长23.81%和11.00%。公司在1月26日发布了年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在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将在7.97-9.56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5%-50%。自-年,公司营业收入从5.92亿元增长至31.1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1.41%;公司归母净利润从1.05亿元上升至6.3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7.08%。晶体硅生长设备为公司营收的主要部分,在年创收21.73亿元,占营收比重为69.89%。截至年12月31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获授权专利项,其中发明专利55项,实用新型项,外观专利17项。公司年年报披露,公司实现了集成电路8-12英寸半导体长晶炉的量产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开发了6-12英寸晶体滚圆机、截断机、双面研磨机及6-12英寸的全自动硅片抛光机、8英寸硅单晶外延设备,完成硅单晶长晶、切片、抛光和外延等四大核心环节设备布局。年8月23日,晶盛机电晶体实验室采用硬轴直拉硅单晶炉生长出直径8英寸硅单晶,这是国内首台硬轴直拉炉生长出的首颗8英寸晶体。该晶体的成功生长,是我国在半导体级硅单晶生长装备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公司晶体生长装备技术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公司始终与中环股份及其子公司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自年到年,公司与中环股份签订了多项光伏设备采购合同,合同总额为61.65亿元。在-年间,交易总额达35.13亿元。而自-年,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公司与中环协鑫签订了2项重大合同,合同内容涉及全自动晶体生长炉、单晶硅棒切磨加工一体线装置和单晶硅棒截断机,交易总额达26.51亿元。公司与中环股份的深度绑定,为未来业绩的良好表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帝尔激光:光伏激光设备龙头,多点布局电池技术路径帝尔激光是一家研发精密激光加工配套设备、提供相关解决方案设计的企业,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太阳能电池激光设备的领导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PERC激光消融设备、SE激光掺杂设备、MWT系列激光设备、全自动高速激光划片/裂片机、LID/R激光修复设备、激光扩硼设备以及应用于TOPCon电池的激光设备等。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2和2.57亿元,同比增长37.36%和14.08%。自-年,公司营业收入从0.39亿元增长至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01%;公司归母净利润从0.09亿元上升至3.0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设备为公司营收的主要部分,在年创收6.82亿元,占营收比重为97.39%。当前,公司已经与天合光能、隆基股份、尚德电力、晶澳太阳能和阿特斯等国内外大型光伏企业达成了长期合作。截至年底,公司PERC工艺市占率高达77%、SE工艺市占率高达86%,且近两年延续了以往年度较高的市占率。据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披露,提升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方式包括PERC、SE和MWT等,其中采用PERC工艺可将单晶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绝对值由20.3%提升至21.5%左右;SE工艺可提升转换效率0.2%-0.3%左右;MWT工艺可使转换效率提升0.4%左右。金辰股份:光伏组件设备龙头,布局电池领域开拓成长空间金辰股份是国内光伏电池及组件智能成套装备优势企业、是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光伏组件设备市占率位列第一,占有30%以上的份额。在光伏组件产品方面,公司具备“全链条”供应能力。针对常规组件、双玻组件、半片组件和叠瓦组件等产品类型,公司能提供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链条中,从电池片叠片、焊接、敷设到组件封装所需的全部装备。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0和0.65亿元,同比增长20.96%和26.10%。自-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92亿元增长至8.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1.03%;公司归母净利润则略有下降,从年的0.65亿元小幅降低到0.60亿元。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为公司营收的主要部分,在年创收7.87亿元,占营收比重为91.26%。据公司年年报披露,公司开发的光伏叠瓦机、激光划片机、丝网印刷自动线、串焊机、端焊机、引线自动化焊接机、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镀膜机(PECVD)、智能制造软件产品等已日趋成熟,未来公司会继续研发储备TOPCon电池、HJT高效电池生产线及核心工艺装备等。其中,在组件领域,公司早在年就开始布局叠瓦组件设备,是目前少数几家批量供应叠片焊接机的组件设备供应商之一。而在电池片领域,公司也在着力进行PECVD、PVD和丝印设备的研发。在年12月,公司拟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3.74亿元,其中2.75亿元用于年产40台(套)光伏异质结(HJT)高效电池片用PECVD设备项目。且在PERC电池环节,公司已研制出自动化上下料设备,下游客户有隆基股份。在TOPCon电池环节,公司则通过利用PECVD设备替代LPCVD设备来降低电池片的设备成本。当前,公司的光伏生产装备已被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东方日升等国内主流光伏生产企业认可,并形成了明显的进口产品替代效果。此外,在国外市场,公司也已成功获得印度Adani、印度Waaree、韩国Solarpark和美国Sunpower等重要国际光伏企业客户的组件生产线订单,公司的国际业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68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