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年营收CAGR高达61,毛利率超3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那里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研值组系列第七十三期文│研值组Jamie编│研值组Jamie————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有很多不打烊的行业,快递、外卖、电影等消费领域自不必说了,还有一些制造业行业的企业也在加班加点赶订单,例如光伏企业。

年,光伏产业链景气度高涨全年共新增装机48.2GW,同比增长60%,仅次于年,是历年来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第二高的一年。很多业内人士预计,年光伏行业的火爆行情将延续,国内新增装机规模预计将达55GW至65GW。

今天,研值组继续和大家聊聊一家光伏产业链中的公司——迈为股份。它服务于光伏产业链中游,是丝网印刷设备龙头,近几年发展迅速,营收从年的1.04亿元增长至年的14.38亿元,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主流光伏企业都是它的客户。

光伏丝网印刷设备龙头

迈为股份的主营业务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扎根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领域。

它的主要产品为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包括核心设备丝网印刷机和自动上片机、红外线干燥炉等生产线配套设备。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既可以提供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也可以单独提供其中的单机设备。

简单介绍一下,一个高度简化的光伏产业链大概是这样的,从硅料到硅片、组件最后到电池:

迈为股份主要产品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作为生产光伏电池片的最后一道环节,主要涵盖了印刷、烧结与分选三道工序:

(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流程)

年的时候,迈为股份创始人周剑、王正根瞄准光伏机遇,组建研发团队,年研发出国内首台光伏电池丝网印刷设备,打破了以Baccini为首的外国厂商在光伏丝网印刷设备领域的垄断。

乘上国内光伏产业起飞的东风,经过10余年发展,迈为股份成功成为光伏丝网印刷设备的龙头企业,国内市占率70%以上,实现了光伏丝网印刷制造设备领域的国产化替代。年11月9日,迈为股份登陆创业板。

来看一下业绩情况。

年至年,迈为股份营收从3.45亿元增长至14.38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60.93%;归母净利润从0.23亿元增长至2.48亿元,年复合增速达.92%,业绩持续高增。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仍然达到57.99%和49.47%,仍然处于快车道。

从产品结构来看,丝网印刷成套设备销售额占比约8成左右,一直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年至今,公司成套设备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年上半年成套设备销量达条,同比增长30%,均为双线双轨产品。

从毛利率来看,-年,得益于丝网印刷产品的突破,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公司综合毛利率保持50%左右。近年来,受外购设备增多和成本因素影响,年、年毛利率下滑至39.55%、33.82%,不过仍高于30%。

截至年三季度末,迈为股份合同负债16.29亿元,较年同期预收账款增长40%,是未来业绩释放的基础。

重视技术和研发,打造隐形壁垒

为啥迈为股份能够打下一片天地?

首先,迈为股份的产品具有领先性,而且持续迭代。它在丝网印刷领域拥有新型图像算法、高速高精软件控制技术、高精度占扎栅线印刷定位及二次印刷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

年公司丝网印刷产能提升到片/小时,开始获得小厂产线订单并持续改进,年推出重磅产品—双头双轨道丝网印刷设备,印刷产能和印刷质量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具备与Baccini等国外大厂竞争的实力,同时获得得天合光能、阿特斯、晶科能源等主流客户的认可。

年,迈为股份研发了新一代SDL生产线,产能再次大幅提升至双轨片/小时(精度±5微米,碎片率0.1%)。相比之下,海外竞争对手Baccini同类型产品双轨产能在片/小时(精度±6.25微米,碎片率0.12%)。

可以看到,无论是产能、精度还是碎片率,迈为都更胜一筹。

其次,迈为还有价格和服务优势。

随着迈为近年来在二次印刷、双头双轨印刷、高速高精软件控制等前沿技术上的突破,目前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迈为设备性能优势显著,价格上较国外竞争对手低10-20%。

扎根中国的迈为,在服务上也更加周到。年资深调试人员大幅增加至59名,可以满足丝印扩产后设备安装需求。由于丝网印刷设备验收周期在9-10个月,调试周期在40-60天左右,设备安装调试期间工程师可以通过进驻现场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如果设备运行出了问题,迈为也能第一时间响应,通过远程诊断、指导和现场处理相结合方式快速响应,保证丝网印刷生产线每个月整线累计宕机不超过2小时,保养时间不超过4小时。

产品好不好,客户最知道。

迈为股份的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已经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与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主流光伏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占据市场头部地位。

在优势明显的情况下,迈为还在不断加码研发。

年公司研发费用万元,同比增长%,占营收比达6.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已超过1亿元(超越全年),占比营收6.4%。

通用设备行业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特征。像光伏设备适时推出新产品,在赚取一定溢价后,凭借内生现金流以及积累的现场工作经验,改进新产品,紧密绑定下游客户。在新进入者进入时,领先公司已经推出了新一代产品,兼具规模、供应链优势,几乎不给新进入者试验和改错的机会。

如此看来,迈为形成了特有的竞争隐性壁垒。

大尺寸催生更换设备需求

光伏产业一大未来走势是大硅片。

年8月16日中环股份正式发布G12即大硅片。年6月24日,隆基、晶科、晶澳等七家企业联合发布M10硅片尺寸标准(几何尺寸为mm*mm)。

在制造端,大尺寸硅片可以提升硅片、电池和组件的产出量,从而降低每瓦生产成本;在产品端,大尺寸硅片能有效提升电池功率,通过优化电池和组件的设计提高组件效率;在系统端,随着单片组件的功率和效率提升,大尺寸硅片可以减少支架、汇流箱、电缆、土地等成本,从而摊薄单瓦系统成本。

根据东方日升TITAN系列数据,采用大尺寸硅片电池片产能提升30%、LCOE可下降6%、BOS成本降低9.6%。

年,中小光伏企业难以为继,行业龙头却将继续大幅扩产,光伏寡头时代已经到来,通威、隆基、晶澳纷纷公告扩产计划:通威年实现GW电池片产能,1期近期开始,约7.5GW;隆基扩产10GW,1期7.5GW;晶澳扩产10GW电池片产能,1期5GW……

后续、尺寸得以推进,全产线设备均需提升稳定性,设备投资额将上升,将利好设备生产商。

布局HJT,争夺下一技术路线红利

光伏江湖竞争激烈变幻莫测,今天的优势并不能确保成为明天的王者。

随着光伏行业步入稳定发展阶段,降低成本已成为各光伏厂商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丝网印刷作为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厂商降本增效的重要环节。

前面也提到,近几年迈为股份的毛利率实际上是在一路走低的。成本在上升,为了保证性价比稳定龙头地位,销售价格却轻易提不上去,也是较为明显的困境。

对此,迈为股份的选择不是一味守成,而是积极开拓新的增长曲线,其中就包括对异质结设备的布局。

让我们先来捋一捋光伏电池产业的简要发展历程。

在年以前,太阳能电池片由铝背场(BSF)电池主导,到年PERC电池开始起量、并成为目前市场主流电池,电池片技术已经历2代变革。

目前,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接近天花板,市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9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