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迅上海报道
当阳光直接照在光伏电池片上的时候,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电能,需要一种辅助材料才能导电并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这种辅材就叫做光伏银浆。
在光伏行业景气度高涨的时下,国内光伏银浆厂商正逐步打破境外厂商在光伏正银领域的垄断地位,并在持续提升国产正面银浆的市场占有率。
《-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显示,国产正面银浆市场占有率由年的5%左右上升至年的50%左右,预计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5%。
目前在深交所上市的银浆企业有帝科股份(.SZ)、苏州固锝(.SZ,持有苏州晶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银新材)%股权),在新三板挂牌的匡宇科技(),以及刚刚过会的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聚和股份),均是该赛道企业。
“光伏下游装机量的景气度很高,再加上电池片的技术迭代,两方面都支撑着对于光伏银浆的需求。”某券商电新行业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未来五年的增速来看,光伏银浆的年复合增长率在11-13%之间,“市场足够大,行业增长明确,随着登陆资本市场的银浆企业越来越多,格局重塑已是必然,但这种必然不是‘你争我食’,而是‘蛋糕’大了。”
“银浆三强”去年出货增长50%
资料显示,光伏银浆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
目前,太阳能电池片使用的厚膜导体浆料分为三种:受光面的正面银浆、背光面的背面银浆和背面铝浆。三种导体浆料经过丝网印刷过程分别印制在硅片的两面,烘干后经共烧结,形成硅太阳能电池的两端电极。
其中,正面银浆用于形成光伏电池受光面电极,是“硅片→电池片”环节的重要材料,经过丝网印刷、烧结后形成导电通路,对光电转换效率影响大,进而直接影响电池。
作为电池片中的核心电极材料,光伏银浆占电池片的非硅成本比例约33%,在电池片整体成本中占比约9%左右。而银浆的生产原材料主要是银粉、玻璃氧化物、有机原料等,其中银粉起到决定性因素,占比约98%。
“过去,主要是杜邦、贺利氏、三星等企业占领着全球正面银浆的市场份额,后来,我们的光伏银浆企业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市场占有率开始不断提高。”光伏银浆行业的专家李明(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全球光伏银浆的主要市场目前主要在中国,年中国在全球光伏银浆消耗量占比高达82.5%,“背面银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正面银浆也占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50%。”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年至年,全球及我国光伏银浆总消耗量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年,全球银浆总耗量达吨(其中:正面银浆耗量吨、背面银浆耗量吨),我国光伏银浆总耗量达到吨(其中:正面银浆耗量吨、背面银浆耗量吨),较年增长了55.65%,占全球需求总量的比例达到82.51%。
李明预计,在未来几年,光伏正面银浆国产化的趋势仍将扩大,“我们不仅成品性能在提高,而且成本优势大。”
根据《-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的数据,年,全球市场正面银浆总消耗量为吨,聚和股份当年的正面银浆销量为.73吨,以此测算,该公司在正银领域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3.43%,排名国产厂商第一位、全行业第二位。
公开资料显示,年,聚和股份、帝科股份、晶银新材分别占全球正面光伏银浆份额的23.43%、15.40%和7.20%,“银浆三强”合计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46.03%左右。相对于“银浆三强”,匡宇科技的正面银浆出货量还比较小,年总销售为2.18亿元,同比还下降了16.87%。
“年,聚和的正面银浆出货量突破吨,帝科是超吨,晶银新材是约吨,这几家公司的增幅基本上都在50%左右。”上述某券商电新行业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银浆三强”在未来几年都有望继续扩大技术、产品、客户等方面的优势,市场地位提升具有较大潜在空间。
行业竞争依旧“暗潮涌动”
近年来,光伏行业凭借着清洁性、可持续性等优势实现了迅速发展,给上游光伏导电银浆的发展带来了市场机遇。
以聚和股份、帝科股份、晶银新材为代表的国内企业通过持续研发和技术进步,实现了国产光伏导电银浆的质量和性能的快速提升,打破了国内光伏导电银浆依赖国外巨头的市场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以年数据为例,聚和股份的正面银浆销售金额为50.66亿元,同比增长.48%;帝科股份的银浆销售为26.91亿元,同比增长70.27%;晶银新材的银浆销售为11.70亿元,同期增长54.81%。
由此可见,“银浆三强”年的银浆销售金额合计约为89.27亿,以年全球46.03%的份额推算,年全球银浆的销售额约为-亿。以销售量来看,“银浆三强”年合计银浆销售量约为吨,以46.03%份额推算,年全球银浆销量吨,较年吨同比增长了64.67%左右。
“说明行业增长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但是行业‘内卷’也很厉害。”上述某券商电新行业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银浆行业的专利权纠纷比较多。
例如,年2月1日,江苏索特与美国杜邦及其关联方签署《PurchaseandSaleAgreement》及其他附属协议,收购美国杜邦旗下的Solamet光伏银浆事业部。同年6月,江苏索特完成了对Solamet的收购,彼时交易价格为1.9亿美元。当时的江苏索特通过增资扩股,已经包括帝科股份实控人史卫利等15家股东等组成的财团。
此后,江苏索特及其美国子公司就开始对聚和股份发起了“专利战”,包括以侵害其专利权为由向中国及美国的法院提起诉讼等。
江苏索特一方,帝科股份年7月披露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江苏索特%股权,交易价格12.47亿元,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3.5亿元,以此来完成对目标公司Solamet的控制,这也让市场好奇是不是构成一揽子交易?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帝科股份发去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时尚没有得到对方回复。
在上述券商电新行业分析师建议国内银浆企业还不如联手做大做强,“未来的N型光伏电池中,TOPCon还能使用高温银浆,而HJT电池只能使用低温银浆,我们在N型光伏银浆的国产化程度很低,更别提低温银浆了,基本都是日本企业提供。”
电池技术迭代催生更大需求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在乐观情况下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从年的GW增长至年的GW,下游终端需求的爆发将推动电池制造产能的大幅扩充,形成对导电银浆市场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目前,P型电池与N型TOPCon电池主要应用高温银浆,但是由于HJT(异质结)电池的非晶硅薄膜含氢量较高等属性,要求其生产环节温度不能超过°C,因此又催生了市场对于低温银浆的产业化需求。
“尽管P型电池在年依然是光伏电池的主流技术,但是N型电池产能将迎来大规模增长。”李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N型TOPCon电池及N型HJT电池的单片低温银浆用量均明显高于P型电池,因此导电银浆市场的长期增长将得到有效支撑,“虽然有人总说,未来银浆的使用量会减少,但实际上随着光伏装机的增长,以及N型电池的技术迭代,光伏银浆的市场需求只会增长,不会减少。”
根据PVInfoLink统计预测,年N型电池产能将迎来大规模增长。当前水平下,N型TOPCon电池单片银浆用量大约是P型电池正银的近2倍,N型HJT电池单片低温银浆用量是P型电池正银用量的近3倍,将有效支撑导电银浆市场的长期增长。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HJT电池还处于市场早期阶段,低温银浆由于对原料要求高,90%的低温银浆由日本KE供应,未来随着国产HJT投资规模的扩大,低温银浆也有望实现替代。
3月25日晚,苏州固锝披露了年年报,晶银新材“HJT低温银浆全年实现销售5.14吨,所研发的新一代高效低量快速印刷低温银浆产品在耗量降低近30%,印刷速度快20%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转换效率的优势,实现了向钜能等客户的大批量供货。”
帝科股份年年报显示,公司正“持续夯实P型电池导电银浆的领先地位,持续加强N型TOPCon、HJT等下一代光伏电池金属化方案与产品的开发、推广,继续巩固和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与全球光伏产业共同成长。”
聚和股份招股书显示,基于核心技术开发的产品已能满足“N型TOPCon电池、HJT电池、IBC电池等多种主流及新型高效电池对正面银浆的需求。”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TOPCon、HJT、IBC等转换效率更高的电池技术将从实验室迈向产业链,在形成投产-规模化效应降本-持续扩产的良性循环过程中,享受技术红利的企业有望迎来市占率提升+享受技术溢价的双重优势。
根据SolarPowerEurope发布的《欧洲光伏市场展望-》,年欧盟光伏装机预计为GW,折算未来9年年均新增装机56.3GW。欧盟最新目标的提升,意味着年均新增装机达92.8GW,预期上调65%。
“光伏银浆行业增长明确,投资逻辑清晰,市场足够大,根本不需要内卷的那么厉害。”上述某券商电新行业分析师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