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彻夜狂欢买买买,一百年前的双十一,十

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日,中国作为“战胜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严。而当时约14万主要来自中国山东河北等地的贫民应英法军队招募,组成中国劳工军团,分批远涉重洋,抵达法国前线,为协议国军队服务,死伤惨重,再无归来的机会。

其中约9.6万中国人为英国军队在中国招募,为英、法、美等协议国军队在艰苦危险的环境下从事搬运货物、建造营房、挖掘战壕、装填沙袋、铺设铁路、修建公路、清洗修理坦克等后勤工作。

这些中国工人吃苦耐劳,在欧洲的西线战场上为英美法协约国战胜德意等同盟国做出重大贡献。据协议国官方纪录有数千人牺牲。英法军队高层均高度评价中国劳工军团的贡献。

当年的中国劳工军团是公认的吃苦耐劳,不惧死亡,但受到一些歧视性的不公待遇,这些华工多被直接当做低下苦力使用。华工的工资一般在每日1至3法郎,低于英军收入最低等级的士兵。报酬部分发给劳工本人,其余直接寄给家人。随行翻译的报酬和用餐标准比普通劳工相对较高。除此之外中国劳工还被告知不得使用英军士兵的厕所,平日也很少能有机会离开营房当地居民交往。曾有计划将劳工派往英国本土工作,也因为英国工会的极力反对而无果而终。这并非是英军针对中国人的歧视,而是那个年代普遍存在于英国军队内的问题,英国殖民地前来参战的军人和劳工也受到类似的歧视。主要原因包括缺乏翻译和文化沟通,中国劳工军团和协约国军官之间发生了不少不必要的冲突。他的祖父等少数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做了不少努力。英军也会和中国劳工军团庆祝中国春节的联欢活动。并批准中国劳工在中国春节期间放假并组织开展文化活动。

英军也征召了中国一些知识分子,比如刚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晏阳初放弃高官厚禄前往欧洲战场,教授劳工团的成员读书识字并创办了中国劳工团自己的中文报纸《中国华工周报》,这些知识分子回国后对中国的教育文化产生重要社会影响。受到爱国主义影响的华工在战后参与到阻止北洋政府签署出卖中国利益的《凡尔赛条约》的斗争中。

一次大战结束后,中国劳工军团并未立即返回自己的国家,仍保留有8万名工人,继续担负清理战场的任务,诸如填埋弹坑、挖掘哑弹、收卷铁丝网、掩埋尸体等,参与了重建工作。仍有一批劳工死于未爆炸的地雷、肆虐欧洲的大流感等原因。

近年来,英国各界开始回顾重视中国劳工军团为协约国胜利和欧洲重建做出的贡献,图为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近期举办的一战中国劳工军团研讨会。

不久前英国华人社会论坛也发起全英国活动,呼吁在英国为一次大战中的中国劳工设立永久性纪念碑。

我相信历史不应该被遗忘,只是很多人并不知情。

根据英国和法国负责征募人员的记录,中国劳工旅中有大约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大部分死于到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而有些则是敌方袭击时被杀,或在履行职务时受伤而丧亡。阵亡的中国劳工在法国北部与比利时的大约40处公墓共有座墓碑。最大的一处中国劳工公墓位于法国滨海努瓦耶尔,墓地有两座中国赠送的石狮守护,共有座为中国劳工设立的墓碑。这些墓碑上都刻有中文墓志铭,以“流芳百世”、“至死忠诚”、“勇往直前”和“虽死犹生”字样最为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92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