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瞬间衡阳工兵巧设夺命铁丝网,600日

时间:年7月16日至8月7日

战址:今衡阳岳屏广场北端苏眼井

日军在作战地图上标为:虾高地

苏仙井因古井而得名,右侧的小土山曾被改造为核心防御阵地,山脚全部被削成90°悬崖。

战况:日军损失惨重,日军尸体填满山下的外壕,该阵地同岳屏山形成交叉火力,封锁城南大片区域,城破之时仍未被攻破。

7月16日下午守军放弃第一线,改守第二线阵地后,第10军直属工兵营(约80人)与新编成的预备第10师第29团第2营(为第29团、第30团残余官兵约人),连同炮兵营人,由预备第10师参谋古今任营长,占领五显庙、苏仙井中间高地阵地。

副师长张越群率参谋长张权坐镇指挥。

军辎重团与军直属部队非战斗单位中会打枪的官兵,也编成两个战斗营,每营约人,为全军预备队,分别控制着清泉路(以今市府路为直线,蒸阳南路与环城南路段。在今中国银行与雁城宾馆中间)与月亮塘(原先锋路市劳动局,今金色家族酒店后,珠琳巷段)附近区域。

7月27日,日军飞机整日对苏仙井阵地猛炸;午后3时,日军更以猛烈炮火向守军西南阵地轰击达两小时之久,黄昏时分,日军开始对苏仙井高地等阵地施行连续一昼夜的攻击。

五显庙与苏仙井中间高地,为守军西南阵地的核心,亦属日军攻击重点。

阵地指挥官、工兵营营长陆伯皋运用智慧,发挥其工兵特有之技能,事先在阵地约米的正面,挖出了一条宽15米至20米、深12米至15米的尖底外壕,又以带刺的铁丝网平设于半个壕高的两壁之间,形成一张悬空的罗网,外壕两端暗设机枪射点。

当夜,日军连续5次的攻击,跳入壕内之敌全部坠落于铁丝网上,如飞蛾扑入蛛网,上下不得,进退不能。

7月28日天明,守军以机枪扫射,类似挨个点名,跌入壕内的日军只有挨枪子的份,没有半点还手之力。

壕沟里密集的敌尸不下具,完全阻止了日军之攻势。由于天气酷热,壕沟尸臭熏人,群蝇乱飞。

8月2日至4日,日军继续对五显庙、苏仙井施行步、炮、空联合攻击;守军阵地大部被毁,官兵伤亡枕藉,但均抱退后一步即无死所之的决心,裹创再战,以确保阵地,化险为夷。

8月5日,日军步兵在其优势炮空火力支援之下,再次猛攻苏仙井,战斗剧烈如狂风骤雨,陆伯皋营长指挥这支步、炮、工混合编成的队伍不眠不休,不饮不食,抵死奋战。

诡雷与手榴弹并用,尽歼来犯之敌于阵前。

8月6日9时以后,日军直接抵近射击的炮火,将守军阵地工事几乎夷为平地。未被击中而蛰伏战壕内的守军官兵,和冲锋前来的敌人浴血死战,寸土必争。

碉堡垮了,武器毁了,人被埋了,但只要有一个未死者从灰尘中振臂高呼,无不奋起,一以当十,百以当千,和日军拼到底,与阵地共存亡。

在连日鏖战、警报频传声中,方先觉军长采取了两项紧急措施:

(一)将已编训的军部各单位幕僚和杂勤官兵,分配至市区各巷战工事中准备巷战;

(二)抽出铁炉门以南任江防的暂编第54师的步兵营,以其3个步兵连分别控制接龙山北侧、苏仙井、司前街各附近区域,以应对突变状况。而该营原江防任务由司令部幕僚及杂勤官兵接替。

下午3时,接替苏仙井阵地的预10师第28团在团长曾京指挥下,全力以赴,以阻止日军继续突入。

结语

衡阳保卫战,和长沙保卫战,常德保卫战一样,都是抗战期间发生在湖南境内的几大恶战,苦战,国军将士在人员,装备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拼死血战,以余程万,方先觉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将领,身先士卒,死战不退,甚至创造了坚守衡阳长达47天的壮烈历史。

弹指一挥间,现在还健在参加过常德保卫战的抗日老兵已经不多了,在此也祝福老人家们都能安享晚年!

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但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我辈当铭记在心,永不敢忘!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991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