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那么
在中国式现代化中
农业强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该如何理解
报告当中提到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接下来要做什么?怎么做?
针对这些问题
《三农三人谈》邀请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魏后凯
清华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
张红宇
做客演播室
为大家做专业的解读
农视网
,赞16
▲完整视频
《三农三人谈
三农视角读报告:如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下)》
农业强国——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民收入提高
农业强国首次被写进党代会报告中。那么,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农业强国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
01:48和我们经济大国、人口大国相称的农业,叫农业强国。我国在年,GDP总量已经达到.4万亿元,人口总量14.12亿人。怎样顺应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农业如果不是一个能够相提并论的产业的话,必然是滞后的。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农业强国一定是能够满足14亿人吃饭问题的国家,要吃饱、吃好、吃安全。我们现在肉类、粮食、水产品总量全球第一,人均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们大而不强也表现在若干方面。我们全口径的粮食对外依存度还高达19%,甚至去年肉类对外依存度也接近10%。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怎样提升,农民从事农业产业的收入怎样增加,这是衡量强与不强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这么大一个国家,农业一定是要可持续的。
农业强国一定是在全球农业竞争中有话语权。总书记要求我们建设全球有影响的大粮商、出口贸易商,在关键点上不受制于人,在更多的产品方面有竞争力,这就是农业强国的一个标志。
建设农业强国,建成强国战略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完整的强国战略体系。那么,什么是农业强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
01:24我们界定,农业强国就是“四强一高”。“四强”就是农业的供给保障能力要强、科技创新能力要强、竞争力要比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强。这“四强”加在一起就决定了“一高”,就是农业的发展水平要高。
我们根据这“四强一高”,对很多的国家做了一个评估。结果发现,能够算得上农业强国的一共有10个国家,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像美国的综合型,一种是像以色列这样国家的单一型,某一方面比较强。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农产品的消费量、需求量都巨大,一定是农林牧渔各个产业高质量全面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建设的农业强国,应该是一个综合型的农业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总书记这次在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到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我们知道,从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这就是着眼于怎样更好地实施生态化建设,怎样安置好渔民。我们连线了一位当年已经上岸转产的渔民王明武。那么,他现在的生活情况如何?长江水生生物的情况怎么样?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道渔民王明武:
02:58按武汉市的标准来,我是年7月1日转产上岸,至今已有两年多了。我做了30多年渔民,转产上岸的同时,听说要招聘护渔员,我第一个就报名了,因为我们打鱼人天天在长江里,对长江的水情比较了解。比如在大水季节的时候,汛期哪里水急,哪里有滩涂,用经验一看就知道了。
护渔工作一般都是早上八九点钟开始,一直巡逻到晚上十一点。只要接了举报电话,或者是领导安排什么事,我们基本上是24小时不间断的。
巡护过程中要处理的事情:
①根据江夏区农业农村局的规定,我们必须有领导带队,护渔员是不能单独出去的。出去的时候,坚决打击非法捕捞性质的行为,比如在岸边打撒网手抛网捕鱼、在江里用锚钩捕鱼、在江里下丝网刺网捕鱼,都是要坚决取缔的。
②对于垂钓的人,我们基本上是以劝导为主。很多垂钓的人都是用双钩,但是我们这里规定一人一竿、一钩一线才可以垂钓,鱼不允许在市场买卖。
我现在收入很稳定,比打鱼稍微低一点。但是原来打鱼一天只能吃一顿饭,现在一日三餐很稳定,一年有4万元。
现在长江里的水生生物,比我们原来打鱼的时候多了、大了,水质也变好了,变得很清澈,时不时还能看见江豚。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长江禁渔是我们实施生态环保建设中的一个缩影。这次二十大报告当中提到美丽中国建设。那么,怎么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去谋划发展,从“三农”的角度怎么看?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
从生产领域来看,这些年在农业不断增产的前提下,我们实施了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现在畜牧业发展非常快,粮食也年年增加。作物秸秆量、动物的废弃物越来越多,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怎样让它资源化利用?这些年的效果非常明显,作物秸秆每年利用率达到80%以上,变成了很好的牛饲料、羊饲料,动物废弃物的利用率现在也超过了80%。
从生活角度来看,就是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的卫生厕所年是54%,现在农村的卫生厕所超过70%。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从零开始,现在也超过了30%,得到了集中处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
我国国土空间面积是万平方公里,但按照最新数据,年,我们城市的城区、县城、建制镇的镇区加起来只占国土空间面积的1.3%,90%以上都是农村。所以,人与自然本身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农村是最主要的一个载体,处于绝对重要的地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乡村发展、乡村振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怎么降低化肥农药的消耗,怎么减少面源的污染,怎么提高绿色的生产效率,都很重要。
现在新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就是把国土空间分为“三区三线”。“三个区”就是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对应的“三条线”就是城镇开发的边界线、耕地保护的红线、生态保护的红线。农村主要对应的是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我们说的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等,这些繁重的任务主要在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包括垃圾、污水等,也是下一步农村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未来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
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记者|李媛媛
摄像丨刘树文、梁贵权、齐文明
编辑、视频剪辑|曹梦媛
海报|贺臣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